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应邀做关于“‘对分课堂’教学法”的讲座
11月11日下午,复旦大学心理系、“对分课堂”教学法首创人张学新教授,应上海财经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外国语学院之邀,做了一场关于“对分课堂教学法的理念及应用”的精彩讲座。
张学新教授首创“对分课堂”教学法,理念深刻,简明实用,切合中国实际,有效减轻授课负担、提升教学效果。张教授从对分课堂的发展过程、近期目标、操作方法、教学效果、教学难点、深层理念六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对分课堂教学法的理念和应用。“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这样,在讲授和内化吸收之外,突出了课堂讨论过程。实施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把讲授和交互式学习在时间上分隔开来(相隔一周),让学生在这两个过程之间有充分的时间按自己的节奏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这样,对分课堂把教与学清晰分为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也可简称为PAD 课堂。“对分课堂”的教学理念从2014年9月开始网络推广,截至11月11日,来自全国各地49所学校57个院系的72位高校教师在尝试运用“对分课堂”进行80门课程的教学。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参加讲座的老师除了我院老师之外,还有来自我校其他学院、上海市其他高校的老师,以及上海社科院出版社编辑、教委易班发展中心的老师和周边的高中老师。讲座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不少老师对“对分课堂”这一新理念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互动环节中,老师们纷纷向张教授提问请教,探索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运用这一理念、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与思维能力,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该讲座帮助外语老师从理念上认识到“对分课堂”教法在现代大学外语教学的重要性,指导老师进行有益地探索。
(供稿:赵珂 供图:汪琛 编审:李卫 收稿日期:2014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