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供水设施防冻标准是-5℃ 代表:应对寒潮应补短板

27.01.2016  10:14

  昨日下午,华山路上一根民用水管爆裂,水流不止。居民尝试拨打962121物业服务热线,线路繁忙拨打多时才打通。半小时后,物业服务人员到达现场,关水换管,水管得以修复。   蒋迪雯 摄

  ■本报记者 简工博

  一场30多年未遇的极端寒潮,令不少市民家水管因被冻住无法用水,连报修电话也不知该打给谁,轨交站点内水管也在一天之内两次爆裂。随着气温回暖,刚刚遭遇低温的管道还将面临二次损坏的可能。

  这一话题也成为两会会场代表、委员的热点关注。

  他们认为,罕见寒潮事件暴露出上海在应急管理、规划建设方面存在短板。对此,相关部门回应,将结合二次用水改造,实现今后供水质量的提升,同时将加强城市规划的前瞻性。

  代表自嘲“隔夜面孔

  上周末开始的寒冷天气,让申城部分居民小区出现因管道冻结、爆裂带来的停水问题。

  不仅居民小区,前天18时许,轨交1号线锦江乐园站靠近站台处的水管爆裂,水流如瀑布倾泻而下。同日20时15分,轨交16号线也出现水管爆裂情况,与2号线换乘的龙阳路站西侧站厅水漫金山,随后结成薄冰,昨天早高峰通行也受到影响。

  市人大代表吴美娟自嘲,这两天是带着“隔夜面孔”来开会的。作为杨浦区殷行社区北新村片党委书记,吴美娟所在社区的多个小区,都遭遇了水管冻住停水情况。吴美娟白天开人代会,晚上联系物业抢修,组织社区送水。

  最低温度达到-7℃,这波罕见寒潮被市民戏称为“霸王级寒潮”。但对极端寒冷天气缺少应对知识的市民们发现,水管被冻或爆裂之后,连向谁求助也不知道:“找供水部门,电话打不通;找社区物业,师傅修不来。

  事实上,此次寒潮前一周,气象部门就连续发出预警,住建部门也下发通知,要求物业做好居民小区水管、水箱的防冻保温工作。但不少小区做的准备仅限于包扎水管等传统办法,一些物业人员表示“不知道怎么做”。

  同样显得“准备不足”的,还有相关部门的报修电话。一些市民抱怨供水热线打了几次都无法接通,还有市民打进热线后被告知应找物业,“中间关系这么复杂,我们怎么搞得清?

  水务部门表态补短板

  在人代会现场,市水务局局长白廷辉表示,寒潮来袭的两天水务热线非常繁忙,接到大量电话,其中包括部分咨询电话。不过他也“自曝”:此次寒潮中发现“工人应急抢修过程当中,装备、工具也是我们的短板。

  一些代表和委员建议加强应急装备、措施的应对,同时加大极端天气应急知识的传播。市人大代表、金山区水务(海洋)局局长蔡雷英建议,可以引入第三方市场化服务,向社会招聘、组建技术队伍。

  -7℃对于北方的冬天来说几乎是“常态”,为何会对上海造成明显影响?据了解,上海供水设施的防冻设计标准是-5℃以上。

  “跟寒潮类似,以前上海也发生过一场大雨导致下行线路发生死亡事件。”在市人大代表余国强看来,出现这样的问题说明“上海目前的城市建设前瞻性和精细化程度还比较低。

  余国强认为,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需要一个高标准、前瞻性的建设标准。“如果我们的城市建设只是满足现状而不考虑今后的发展和需求,就会造成重复建设投入。”他举例说:“松江九亭有一段路,短短500米要走40分钟,我昨天又走过一次,可是相关部门来调研觉得道路很空。这条路的拥堵时间是在6时30分到9时,但调研是下午去的,怎么能准确?

  昨天,在市人代会“补短板破难题,加强城市管理创新”专题审议会会场,白廷辉表示,结合二次供水改造工程,今后供水企业将“管水到表”,供水将有质的提升。目前上海有十几万个水箱,还有大量水管裸露,现有标准相较于上海的城市定位还有提高空间,供水部门将及时补上短板,“水务部门有决心,补好短板,做好常态、长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