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路的股市表情
这是一条距离上海“外滩牛”仅1.4公里的马路。那座长5米、重6.8吨的雕塑,与华尔街铜牛享有共同的设计者,寓意是“只要铜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
当牛市真的来临时,整条街洋溢着一种节日般的喜庆氛围,人们背着手、仰着脸,略带得意地跟旁人讲述自己刚刚赚了多少钱。然而,一到熊市,失落的情绪开始在街上蔓延,零星出现在街上的人们个个垂头丧气。
这条路叫广东路,有人叫它“马路股市沙龙”,有人叫它“街头股吧”,它的诞生甚至比上海证券交易所还要早一些。
在万国证券时期,“黄万国”是一个传奇。这个营业部的首位当家“掌柜”谢荣兴1990年5月偶然经过人民广场,看到上海工人文化宫场地出租的告示,遂产生开设“黄万国”的想法。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锣声终于在上海滩敲响。人们无需再畏惧投机倒把的罪名,开始放胆追逐财富。
证券市场的闸门刚刚打开,市场异常火爆,万人争相入市。广东路上排队的人通宵达旦,最高峰时得排上5个通宵,才能拿上一张委托单。专业排队赚取“序位费”者有之,冲乱队伍抢档插队者有之。更有甚者,从营业部所在的建筑三楼攀援而下,再从二楼奋勇跃入排队人海。其中“十六铺”轮船码头的票贩子,一度成为深夜冲击队伍的“插队专业户”。
老八股申华电工的认购证
股市大哥大
那时的资讯并不发达,而信息对在股市中的决策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路充当了信息的集散地。谢荣兴脑筋一转,出了份《股市大哥大》,每天闭市后总结当天的股市行情,一度成为广东路最火的资料。当时还需要手写,营业部里字写得最好的人完成后,胶印机开始复印,工作人员私底下叫它印钞机。这份资料卖8角,在黑市里被哄抬到1.2元。
“四天王”大老李 逐渐地,这些聚在“黄万国”的股民由于交流、沟通的需要开起了马路股市沙龙。上海的第一批股评家,没有人不在这里走过、路过、听过、讲过。“他们讲小道消息,讲技术分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时讲得慷慨激昂,甚至踩在椅子上、桌子上讲。”
在马路股市沙龙里,大老李成名很早。他真名李双成,早年是上海染化七厂的锅炉工,也是与“杨百万”齐名的沪上第一批大户中的“四天王”之一。
大老李曾经很多次与财富擦肩而过。比如,1992年,他买了3000份股票认购证,成为上海的认购大王。但很快,这些30元买进的认购证被他以100元的价格卖了出去。而如果捂住,大老李当年至少可以获得1500万元的盈利。
又如,在上海证交所开业前,大老李便是申华电工的大股东。这只总股本才50万股的股票,他拥有5万股,持股比例一度比申华的董事长还高。但后来,大老李在这只股票上只赚了点葱姜钱就跑了,没有分享到后来申华股本扩张带来的巨额财富。
惊动了朱镕基 广东路这样的兴盛之景很快就惊动了决策者。1990年,时任上海市市长朱镕基的轿车停在了广东路729号门口。据谢荣兴回忆,接待朱镕基的地方是黄浦营业部办公室阁楼下只有15平方米的接待室,当时随朱镕基考察的并无一名记者。时任万国证券总经理管金生汇报完后,谢荣兴只听到朱镕基既严肃又认真地讲:“这是有风险的事(指股票买卖),要跟老百姓讲清楚风险。”
当年有一部电影叫《股疯》,由那个时代最当红的影星潘虹主演。渴望财富的人们在营业部里盯着指数,睁大眼睛,嘴里喊着“涨了涨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可以说是广东路前聚集着的人们的真实写照。那两年,沪指从95.79点暴涨至1429.01点,涨幅1391.8%,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熊市中的广东路 广东路的人数随着大盘指数起起伏伏。一批老的倒下了,又有一批新的进来,也有人再也不会出现。有人回忆,广东路上最落寞时只剩两个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股市经历第一个大熊市,5个月的时间里,指数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
这时,广东路的光景也变得暗淡。有人在街上痛苦地摇头,有人大吵大嚷,有人忙着寻找下一个接盘侠。“黄万国”的员工下班后甚至不敢从正门离开,害怕情绪激动的股民找麻烦。后来证明,此种担心实在多余。因为没过多久,广东路上的人流就减少了。人们猫在家里,不愿提及这个伤心地。
12道金牌
1996年4月1日到12月12日,上证综指上涨了124%,深成指上涨了346%。从10月起,管理层一道道“金牌”发出。前5份文件的关键词是:规范、管理、坚决制止、防范和严禁。当时的股市正如日中天,市场仍然不理不睬,继续走高。第11道,政府恢复了1992年放开的涨跌停板限制,每只股票一个交易日内的交易价格相对上一交易日收市价格的涨跌幅度不得超过10%。最后一道撒手锏,是在《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这段时间股市的暴涨是不正常、非理性的。
此文刊发的当天是个星期一,开盘仅仅4分钟后,沪市跌停,深市满盘皆绿。1200亿元的纸上财富蒸发了。
广东路的街头像是延时镜头里的画面:人流汇集,离散;再汇集,再离散。在足够长的时间维度里,有人像大老李一样,经历了过山车般的人生。也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传说花2.8亿港元买一个杯子喝茶的刘益谦也出自这条街。更多的人,在这条街上混迹了25年,如果用财富多寡来衡量成功与否的话,他们看上去默默无闻。
只需花10元就能在广东路上买来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未来一周“必会涨”的股票。
当昔日的四天王大老李再回到广东路上的时候,广东路729号的老建筑仍在,只是万国黄浦营业部的招牌已经换成了“申银万国证券”,一旁38层的海通大厦拔地而起,对面曾经的棚户区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改头换面,化身精致的高档写字楼。曾经蜂拥到马路上的人们退居到一角,老股民们继续谈论着他们谈论了25年的股市。
文字来源:青年报,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