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幼师缺口如何填补? 让幼师把“工作”当“事业”
随着大量幼儿园的开办,需要相应数量的保教队伍支撑。
“全面二孩”后,根据预测,上海的出生人口高峰将持续到2018年。未来几年,随着新建幼儿园的增加,幼儿教师可能还将持续紧缺。在人才紧缺的情况下,幼师缺口该如何填补?青年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面对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幼儿园、培训机构等都已采取了不少应对措施。其中,市教委已相继实施了三轮《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破解“入园难”问题奠定了良好的资源配置基础。
教委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破解“入园难”
对于人口生育高峰带来的“入园难”问题,市教委已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据市教委介绍,目前,上海共有独立法人的幼儿园1510所。2005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教委积极应对本市新一轮人口出生高峰,相继实施了三轮《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6-2008年、2011-2013年、2015-2017年),为应对学前儿童入园高峰、破解“入园难”问题奠定了良好的资源配置基础。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完成幼儿园基本建设项目232个,全市在园幼儿规模从2010年的40.03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53.59万人。根据最新一轮的《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2015年-2017年期间将新建和改扩建90所幼儿园,新增幼儿园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从而进一步缓解入园高峰带来的压力。目前已经完成了新建和改扩建70所幼儿园的建设任务。
市教委方面表示,本市现有幼儿园专任教师3.66万人。随着大量幼儿园的开办,需要相应数量的保教队伍支撑。根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3年内一共净增1700名左右幼儿园教师;同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配齐配足幼儿园保教人员,保证幼儿园保教人员100%持证上岗和100%接受在职培训,不断提升学前教育师资水平。
幼儿园采用同工同酬储备非编教师人才
对于市区很多公办示范园来说,一方面尽可能多招人才,另一方面又因为编制有沪籍要求,把不少非沪籍幼师人才拦在了门外。一位资深幼儿园教师坦言,很多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是否有编制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考量因素,“有编制不但是一种身份认同,也意味着更稳定的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留住进不了编制的幼师人才,不少公办示范园都采取同工同酬的措施,尽量缩小聘用教师(非编制教师)与在编教师的待遇差别。“对没有编制的老师来说,最大的担忧可能是薪酬待遇和福利上与在编老师有差异,那么我们就采取同工同酬,在福利上也尽量一视同仁,通过缩小这种差异来减少她们的后顾之忧。”一位示范园的园长说道。浦东一家示范园的老师也透露,在她们幼儿园,工会活动时,会给所有老师过集体生日,“不分有编制老师还是聘用老师,以此来提高团队凝聚力。”
除了采取同工同酬措施外,针对研究生人才紧缺的情况,很多幼儿园都鼓励现有青年教师考研究生继续深造。“我们幼儿园每年都有年轻老师去报考研究生,她们有一线实践经验,如果理论研究方面再加强一下,个人能力将会有很大提升。”市区一家幼儿园的老师说。
培训机构用技术入股吸引、留住人才
与公办幼儿园相比,教育培训机构面临着更大的人才流动压力。多家培训机构的老师坦言,对培训机构来说,人才储备“策略”一方面是想方设法吸引更多人才,另一方面是千方百计留住人才,“培养新人是最累的,如果老师们几个月就走一批,老板肯定会受不了。”
也正因此,一些培训机构为了留住人才也是不惜“血本”——除了提高薪酬待遇,还允许优秀老师技术入股。“比如,在公司做满5年,就可以加入董事会,技术入股。”一位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优秀人才对一个培训机构来说非常重要,技术入股的方式可以增加优秀人才和公司之间的“粘性”,“一旦有了股份,‘工作’就变成了‘事业’,也就不太会轻易离职流动,另外对新加入公司的老师也是一种激励。”
而除了上述措施,教育培训机构还有一个非常灵活的措施——人才互调资源共享。有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因为师资流动性更大,培训机构有时候师资紧缺的情况会比较严重,“所以,一些健康的培训机构之间会有合作,在师资资源上会进行共享。比如,我这里有一门课需要老师,你那里如果有老师的话,我就借一段时间,或者这门课就干脆由你的老师来上,等你那边缺老师了,我的老师也可以借你。”该负责人表示,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缓解培训机构的师资压力,也可以增加老师的收入。
此外,培训机构同样鼓励年轻教师考研。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对幼教领域的老师来说,如果想做得好、做得有自己的特色,非常需要继续深造,“大专生、本科生可能刚开始工作时完全没问题,但后面要想进一步提升,这些知识储备就不一定够了,所以我们一直非常鼓励年轻老师考研。”
郊区推出激励政策让高端人才加入
虽然目前上海的幼师人才整体供不应求,但紧缺程度并不均衡。业内专家表示,中心城区的幼儿园尽管也缺教师但基础要好得多,“与市区的幼儿园相比,郊区幼儿园的师资学历相对偏低,因此更急需高学历的人才。”
青年报记者采访中发现,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不少郊区都推出了激励政策。比如青浦区,就有对聘用的“985工程”高校优秀大学生给予10万元生活补助的措施。业内专家认为,从市区、郊区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激励措施很有必要,“要不然市区和郊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幼师人才紧缺的情况下,一些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也加入到了幼师的行列,比如艺术、中文、英文等专业的毕业生。而不少幼儿园和培训机构对这一类人才也并不拒绝。
“一个好的幼儿园老师,并不是一定得是学前教育专业出身的,其他专业的人才,只要具有教师资格证和学前岗位证书同样可以当幼儿园老师。”资深业内专家表示,艺术、英语等其他专业的人才,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有“短板”,“幼儿园老师毕竟是有系统、专业的知识的,所以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要想成为优秀的幼儿园老师只短短培训几个月是不够的,必须有个实践过程。”
高校暂无扩招打算但生源质量会提高
既然幼师人才紧缺,那么,可不可以通过相关专业扩招来解决?对于这一问题,各大高校都表示,目前暂无扩招计划。
上师大幼教专业负责人李燕教授表示,上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暂时没有扩招的计划,“我们也担心,招太多、太过迎合市场,会使这个领域出现问题,而且(不扩招)也是为了师资上保证(教学)质量。”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李娜也透露,虽然现在幼师人才紧缺,但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行健学院暂时也没有扩招的打算。不过,她介绍说,这两年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质量是越来越高。“今年的招生情况特别明显,有三大特点:一是录取分数很高,第一名高出控制线100多分;二是学生素质很高;三是男生很多,以前一届只有几个男生,今年有十几个男生,而且素质都很高。”
而这一“现象”在上师大同样存在,李燕教授也表示,今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学生质量都不错,“很多都是第一志愿,而且分数不低。”
行健学院学前教育系老师舒仙桃、李佳认为,上海的学前教育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而从学前教育的发展来看,对这一专业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上海幼儿园里的课程,更多的需要老师要有创造性设计课程实施,所以对专业理论素养、专业技能方面都是越来越高的要求。”舒仙桃老师透露,过去幼儿园的课程都差不多,这家幼儿园和那家幼儿园的课程都一样,“现在上海幼儿园的课程都是围绕着一个个主题(进行),这家幼儿园与那家幼儿园的课程就是不一样,甚至一个幼儿园的不同班级课程上都有差别,这就给了老师很大的自主发挥空间,也要求老师要有创造性的设计。”
来源: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