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65年,著名医学家王振义严谨治学、谦逊为人影响了大批顶尖人才
学生眼中,王振义是严谨的学者,更是谦逊的长者。
“医生是一个需要有高尚职业精神的行业,是一个最要强调‘德’的工作,所以医学院校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医德,让学生在未来走上医疗岗位时,能够把解除病人的病痛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作为最大的乐趣和安慰。
——王振义”
“我是一个在医学教育战线上已工作了65年的老兵。医生是一个需要有高尚职业精神的行业,是一个最要强调‘德’的工作,所以医学院校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医德,让学生在未来走上医疗岗位时,能够把解除病人的病痛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作为最大的乐趣和安慰。”昨天,著名医学家、90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在第30届教师节到来之际,饱含深情地说出了自己心里话。
作为一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案,建立了我国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体系,2010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他不仅仅是一位医学泰斗,更是一位教育专家,培养了一批世界级人才。他们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陈赛娟教授,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973”首席科学家陈国强教授……王振义先后培养博士21人,硕士34人。王振义教授说:“不求上进的老师培养不出好学生。”2年前,88岁高龄的他还走上讲台,为瑞金临床医学院三年级医学生上了《内科学》的第一堂课。
校风和老师榜样很重要
教书65载,王振义始终认为每个医学生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理想,那就是要成为一位品德高尚、技术精湛、有创新性成就、闻名国内外的医学专家。医生是一个需要有高尚职业精神的行业,是一个最要强调“德”的工作,所以医学院校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医德,让学生在未来走上医疗岗位时,能够把解除病人的病痛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作为最大的乐趣和安慰。
在王振义眼中,医学生在大学接受的是医学职业教育,所以在注重培养学生医德的同时,医学技术的培养是医学院的责任和主要任务。“现在我们学校的教学条件、设施和经费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家都说上海的医疗水平能和国际一流接轨,但我们医学生的水平和医疗能力培养能否达到国内、国际一流,除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毅力外,关键在于学校的老师。”
王振义说,不能想像一个道德败坏、一心想钱和谋私的、不求上进的老师能为学校培养出好学生,引领学生实现他们的理想。知名的学校一定拥有一批品德高尚、学术水平高深,并不断学习、有创新精神的老师。
“高尚的道德和高深的学术水平不可能在学校学习期间一举完成。我们应该教学生在学习期间打好基础,教会他们今后怎样不断学习,磨炼自己,最终达到和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方法。校风和老师的榜样十分重要。”王振义反复强调。
“导师我还是要考王教授的”
王振义是医学大家,也是教育大家,培养了一大批顶级血液学专业人才。但在学生们的眼中,王振义是一位谦逊、豁达的长者,是一位严谨求实的学者,是一位爱才惜才的老师。
“973”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上海第九届十大杰出青年陈国强,是王振义教授的另一位得意门生。“博士研究生导师我还是要考王振义教授的!”回忆当年他报考王振义的研究生的情形,那瞬间的选择,源自于王振义修改他的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整个过程。
在写论文还不用电脑的年代,导师一遍遍修改,学生就要根据修改的内容,重新整理、抄写,陈国强的硕士论文被王振义先后改了10遍,陈国强将近2万字的论文共抄了十遍。王振义教授时任二医大校长,白天工作繁忙,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修改学生的论文,王振义多次把陈国强叫到家里一起吃晚饭,一放下碗筷,师生俩人就一头扎进了论文。多少个夜晚,多少次交流,这位老者的谆谆教诲深深地刻在了陈国强的心中,这位老者甘为人梯的品格时时激励着陈国强。陈国强说:“我深深懂得,这些成绩是站在我的导师王振义、陈竺两位院士的肩膀上,并在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取得的。”
王振义对学生的教导从来不是居高临下、高高在上的,多媒体制作中颜色是否协调、英文论文中哪个单词用得不确切、英语口语中的语音纠正,都是王振义关心的,还有分子生物学的结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X片显影结果,即便是再小的环节遇到不好解释的问题,王振义总会要求学生们再做一次。
2002年,王振义指导的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有一个抗白血病药物的水溶性差,实验效果很不理想,课题组陷入了实验停滞期。听说河南郑州大学的教授在这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于是课题组决定向他们求教,按照常理可以用E-mail或是电话联系,即便是要登门造访请实际操作的年轻人去也无妨,但已是78岁高龄的王振义却执意坚持要亲自上门请教,因为他认为在科学研究中永远不会有第一,即便是院士,在自己不懂的问题上也是一个学生。河南郑州大学接待的同志听了随行人员的介绍,怎么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朴素和蔼的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振义院士。
来源:《新闻晨报》 2014.09.10
原文: “不求上进的老师培养不出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