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欲建展馆展示侵华罪证 42年收集日本明信片

10.07.2015  07:15

原标题:市民欲建展览馆展出日军侵华罪证 42年收集了上百张日军发行的明信片,《满洲事变大画谱》更是印证昭昭罪行

市民陈金山收藏的《满洲事变大画谱》图册

  1932年,日军轰炸上海,陈金山的爷爷开在上海老城区的染织厂毁于一旦,一家人被迫逃难吴江、嘉兴和苏北等地,因无法接受失去家业的打击,爷爷不久病故。

  这段灰暗的历史一直沉积在陈家人心里,也萌生了陈金山多年后对日军侵华史料的寻找。如今,他的手中握有多个日军侵华的铁证,其中不少还是日军当年所留。包括大批日军从中国发往日本各地的明信片,一本名为《满洲事变大画谱》的图册,则系统地记录了日军在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主要侵略战争,其中就包括在上海发动的江湾战役和庙行战役。

   明信片为日本陆军印制

  上世纪七十年代,陈金山下放到安徽六安,在一个乡镇的广播站工作,但家族的那段不幸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底。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会接触一些抗战史料,他开始了对日军侵华物证的收集和研究。

  1973年,他在上海福佑路市场看到有人在卖侵华日军使用的明信片。“我看了看,觉得这些东西应该作为历史见证留下来。后来,这样的明信片就越收越多,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张了。

  记者在陈金山上海的工作室里看到,这些发黄的明信片上都印有“军事邮便”的印章。陈金山说,一个研究中日战争史的朋友告诉他,这些明信片是日本陆军省统一印制发给侵华日军使用的。有一张明信片上印着红色的小字:“陆军大臣官房发”。多数明信片上只有发件人的名字和收件人的名字和地址,而发件人的地址比较简单,不过记者看到,有几张明信片上写有发件人所在部队的番号。

  明信片上手写的内容信息量并不大,基本上都是侵华日军问候日本国内亲友的内容。邮发地有南京、上海等地,而收件地有东京、新泻等地。

   东北平原被命名为“乐土

  记者在陈金山收集的明信片上看到,中国东北平原被命名为“乐土”,内蒙古大草原被命名为大陆风光,有一套明信片上还展示了娘子关景观。

  明信片的画面,也从多个角度记录了侵华日军的生活。有一张明信片上画的是日军轰炸美军航空母舰的场景:画面以阴暗的海面为背景,被日军飞机轰炸后的航母浓烟滚滚。这张明信片的画面命名为“敌航空母舰击沉”。

  在陈金山的收藏品中,还有一只银质深碟,府盘的浮雕是日本天皇桐花标志。此外还有7枚银质桐花绶章。“朋友告诉我,这是8级战功的绶章,但是上面也有桐花,在日本天皇颁发的荣誉勋章中,是仅次于菊花绶章的高等级功勋章。”陈金山解释。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看了图片后告诉记者,桐花、菊花都是日本天皇的标志图案。这只跟手掌一样大的银碟子,应该是日军侵华将领在授勋时获赠的赠品。授勋的人不会太多,所以这样的物品比较少见。

  对于这些勋章和银碟的来历,陈金山说,大约是1998年前,他在徐汇云州古玩城看到的。“那时候很多日军侵华物证都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我买这些银碟和勋章的时候,就是按照当时银子的市场价买的。

   满洲画册记录16次战事

  陈金山手头最完整的日军侵华史料,是一本被命名为《满洲事变大画谱》的速写图册。这本20页的图册记录了16次战事。图册的正面是战争画面,反面是“画面解说”。

  根据画册所载,该画册为“日本陆军省翼赞、参谋本部所藏”。全画谱均为日军陆军步兵中佐今村嘉吉所画,画面日文解说的作者为日军山中峰太郎少佐。二人为日军战地记者,该画册为日军侵华的战争实录。

  记者看到,该画册中所记录的16场战争中,有两次发生在上海。一次是步兵第七联队“林联队”在江湾镇西方凸角阵地与中国抗日军民的战争,一次是下元旅团(混编四十二旅)发动的“庙巷镇夜袭”。

  这篇名为《江湾镇西方凸角阵地突击》的解说文章写道,战事发生在1932年3月1日。从刊登的地图看,交战地点在江湾镇严家桥以西,韩家塘、魏家桥以东。文章记载,侵略者遭到了中国军民的有力抵抗。文章把日军的侵略行径写得很勇猛,可能是因为中国军民给其造成重创,所以文章称这场战争为“悲壮的总攻击”。

  苏智良教授说,相对于江湾战争来说,庙行抗战更有影响。在这本图册中,宝山庙行镇写作“庙巷镇”。

  《满洲事变大画谱》对“庙巷镇夜袭”这样记载:战事发生在1932年2月22日未明时分,上海北面庙巷镇东北角,日军主力为步兵二十四联队。战斗从5点30分开始,日军工兵小队在浓雾的掩盖下,破坏中国军民阵地上的铁条网,遭到中国抗日军的猛烈射击,三名上等兵当场毙命。画册的解说文章,对在此役中毙命的日本军人大加赞美,对侵略进行美化,说这些侵略者的死亡体现了他们对天皇的责任,“三勇士”为“军人魂”,体现了传统的“日本精神”。

  苏智良说:“尽管侵略者按照他们的立场来叙述战争,带有一定的偏见和故意歪曲,但是这些史料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日本的侵略历史,特别是那些被战争破坏的城乡画面最真实,铁证如山,能让我们对那一段历史的认识更加丰满。

   [专家建议]

  藏品捐给纪念馆更方便保存

  记者从苏智良教授那里了解到,目前上海民间收藏侵华史料的人还不少,史料物件也非常多。

  苏智良说,很多收藏者都会遇到一个困境:藏品的保管问题。因为很多物证年代久了就很难保存。因此,苏智良建议这些民间收藏者将自己的藏品捐赠给专业的纪念馆。目前,上海最有名的是淞沪抗战纪念馆。此外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也正在征募藏品。苏智良说,如果像陈金山这样的民间收藏者将藏品捐赠给纪念馆,纪念馆会永久收藏,并注明某件藏品的捐赠人。

  收藏者陈金山表示,他正在将位于烟墩一幢近5000平方米的旧厂房装修成展览馆,打算自己举办一些公益展览,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历史史料。今后,他也会考虑把这些史料捐赠给相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