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10至20年,建“老百姓自己的镇”

14.11.2014  02:30

      ——听金山区枫泾镇镇长赵云谈特色镇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10月28日刚一上班,金山区枫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云带领镇党政班子成员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先后来到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正荣房产开发和新镇区农贸市场建设工地,举行了简短而又热烈的开工仪式。当天同时开工的还有古镇的视觉艺术工程。赵云告诉记者:今天开工建设的都是民生类工程项目,将对改善和提升枫泾人的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从2012年以来,已建设的枫泾交通枢纽中心、古镇水系调整工程、枫叶国际学校、南镇区域开发及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都与改善民生直接有关,明年上半年还有5个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以加快完善特色镇的城市形态塑造,实现“初显形态、初见轮廓”的建设目标。

  □记者 卢连明

  为“十三五”开局打好基础

  “看得见、看不见”项目同推进

  在开工建设的工地上,记者看到推土机、打桩机发出隆隆的声响,工地上堆放着桩管和其他建材,进出通道两边彩旗飘扬,文明施工和安全优质的标语牌格外醒目。

  这一天,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新建病房大楼破土兴建。这是金山区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建筑面积21800平方米,包括地上两幢六层和二层裙楼组成的新病房大楼建筑面积171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设计病区11个,开放床位360张。此外还将对医院原有建筑进行修缮和整体改扩建。新建病房楼工程建设周期约18个月。项目建成后,医院门急诊流程将得到明显改善,医技科室面积不足、中医药服务用房缺少等情况得以根本性改变,不仅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硬件保障,也为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和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创造了条件。

  同一天,拿下枫泾“地王”的正荣房产小区项目也破土动工。总用地面积105073平方米,场地被规划城市道路划分为东西两地块,西侧泾波路设有桥梁,东北侧设有湿地景观,由低密度住宅、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及配套设施组成,致力于打造地容积率高品质纯住宅小区。

  还是这一天,新镇区农贸市场破土兴建。总建筑面积达8110平方米,提供机动车位110个,非机动车位150个,不久,一个内部环境敞亮整洁、经营秩序井然有序、周边交通便利顺畅的精品农贸市场将展现在枫泾人眼前,使百姓的日子过得更舒心。

  还是这一天,古镇视觉艺术工程破土动工,这一项目的建成将极大地丰富现有旅游文化内容,呈现古镇旅游立体性、多方位性,成为古镇旅游的新去处、新地标。

  一天内由如此多的民生项目在一个镇破土动工,绝非偶然。在上海市第十三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上,枫泾被列为“十二五”加快发展的重点城镇,枫泾镇的新一轮城镇建设大幕拉开至今已有4年。在这4年里,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变化。据了解,近年来,枫泾镇已大手笔投入、陆续建设和启动了10多个大项目,特色镇的轮廓已渐露姿容。

  枫泾人发现,水系调整工程竣工后,镇里的水环境被全面整治和调整,古镇“傍河而居”的生活变得更宜人、更安全,曾经一遇狂风暴雨镇区内一片汪洋、老百姓揪心无助的画面一去不复返;枫叶国际学校建成开学,让莘莘学子享受到“双语双学历”的国际化教育,前来求学者年年递增,上海首个“周恩来”班亦授牌成立;交通枢纽中心项目的建设,使枫泾成为上海西南交通要点,公交始发路线18条,长途始发路线3条,公交车泊位185个等数据均证明着枫泾已拥有较强的对外客运能力;漫步枫泾古镇南片区域,老街新变化随处可见,盘踞在街面半个多世纪的老式“蜘蛛网”管线不见了,道路平整通畅,建筑风格统一,这些均归功于南镇区域大力开发与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天然气管网建设,使枫泾城镇居民天然气气化率达到100%,保障了各类用户天然气安全供应。除了硬件设施的日新月异,一般人也许不能一下子直观地看到。还有,枫泾正在全面优化全镇的功能布局和全面提升居民的精神气质及文明素质。

  建老百姓自己的家园

  顶层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赵云介绍说:“枫泾,是上海西南的门户镇,市、区各级领导一直非常关心和支持枫泾的建设和发展。现在,枫泾在全国百强镇的排名是第66位,作为上海唯一一个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镇正在申报中;枫泾的特色镇建设要以人为本,始终要为百姓考虑;特色镇的建设和管理,要让百姓共同参与,群策群力,使之真正成为‘老百姓自己的镇’;特色镇的建设不能急功近利,而要花上10年、20年时间‘慢慢长成’,关键是要做好顶层设计,搭建好科学合理的框架,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先做好想明白了的事。‘十三五’期间,是枫泾特色镇建设的重要时期,原定的特色镇建设的‘10+10+8’计划,即十大项目、十大工程和八大力争项目,好多项目都将在‘十三五’见分晓。”

  “如今,镇党委、镇政府顶层设计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目标越来越明确。立足枫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区位条件,立足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立足与中心城区、金山新城及周边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承接上海大都市的产业和功能转移,衔接与金山新城的错位发展,对接周边小城镇的联动发展,把枫泾建设成为具备交通节点、产城融合、服务协作、要素集聚功能的上海‘西南门户’、都市郊野公园、长三角区域综合性节点城镇,形成具有‘经济发展、产城融合;功能完备、服务便捷;生态宜人、和谐宜居;规模适度、城乡一体;人文传承、特色显著’的江南‘美丽小镇’。”赵云说。

  具体来说,枫泾“美丽小镇”定位包括以下内涵。

  一是区域交通节点功能显著。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从上海对接长三角区域来看,目前有沪宁高速、沪杭高速两个方向的大通道。沪苏联动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枫泾作为上海“西南门户”、沪杭高速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镇,具有明显优越于周边城镇的交通条件和区位地理优势,通过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布局,实现成为区域性交通节点,以促进沪浙联动发展,从而实现上海城市功能对外辐射。

  二是沪浙产业衔接功能突出。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将给周边的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直接和间接的深远影响,需要周边经济体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上海的区位优势,合理协调区域分工,提升先进制造业能级。枫泾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恰好可以从中发挥桥梁、中介、纽带作用,在信息、技术、人才、产业、商机等双向传递和转移中受益。因此,枫泾镇门户经济发展可以作为长三角的智力技术交易中心、物流贸易中心,向东对接上海自贸区,向西服务整个长三角区域,是承接上海与长三角之间经贸联系的桥梁性服务中心。

  三是承接大都市功能转移准备充分。上海城市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完善,资源丰富,作为都市周边门户城镇枫泾,通过主动承接中心城区教育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科研服务体系等项目转移,结合枫泾自身条件,积极打造与中心城区相互协作的服务体系,实现上海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的前移,吸引长三角区域乃至南方各省市更为便捷地享受上海城市功能的辐射。同时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文化名镇,通过挖掘历史文化元素,提升枫泾旅游能级,推进休闲旅游功能区开发建设,形成与都市海派文化交相辉映的格局,集聚地区人气,带动商贸业发展。

  四是区域要素集聚效应明显。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郊区已经不再是相对于市区而独立存在的发展体。枫泾通过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依托上海的强大科技、技术支撑和长三角的市场优势,形成产业资源、资金、科技等方面的集聚,成为上海各类资源要素向长三角辐射的重要发散点,成为南方各省市要素汇聚上海的前沿。同时,在各类发展要素实现集聚的基础上,形成人口集聚,实现产城融合。

  据赵云介绍,枫泾镇税收收入已从2009年的11.4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21亿元,增幅达85.15%,自2001年起,枫泾经济总量连续12年位居全区第一;地方财政收入从2009年的4.1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6.06亿元,增幅达47.32%。地区生产总值从2009年的41.45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55.63亿元,增幅达34.21%;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的11864元增加到2013年的17546元,增幅达到47.89%。

  百年工程、千秋大业

  实施路径近、中、运期相结合

  可以说,特色镇建设是项百年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突出品质,精雕细琢;特色镇建设打造精品典范,不可能全面铺开,因此必须突出品位,精益求精;特色镇建设涵盖社会全局,不可能全部由政府财力投入,因此突出社会资本投入,海纳百川,精打细算。按照“起点高、立意新、视野宽、标准严、格局大”的工作要求和“中高品质、中低密度、欧美水准、江南风格”的建设标准,聚焦基础性、功能性项目,在五大功能区内各选1-2个项目率先开工建设,以清晰发展方向,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特色镇建设,从而实现近期、中期、远期相结合、由点到面开发建设。以上就是赵云对特色镇建设实施路径的总体描述,据悉,“十三五”期间该镇将重点做好5方面工作:

  一是实现经济发展、产城融合。通过与专业团队合作,推进枫泾产业转型提升。通过与华夏幸福基金全面合作,推行“PPP”合作开发模式,优化第二产业结构,整体提升枫泾工业园区发展能级。通过与张江集团深入合作,发挥张江高科技园区政策资源优势,推进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聚。通过与临港集团深入合作,利用枫泾工业区存量厂房和土地资源,推进工业区“二次开发”。通过与漕河泾开发区深入合作,开发建设枫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引入一批企业总部和相关组织机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财务结算中心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平台。

  二是实现功能完备、服务便捷。在上海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相对拥挤的背景下,特色镇通过推进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成为承接城市功能转移的重要节点。发挥枫泾门户城镇的区位优势,通过与浙江嘉兴联合对接,促成沪杭铁路实现公交化运行,拉近枫泾与上海中心城区及浙江周边地区的空间距离,建设枫泾交通枢纽中心,使枫泾成为上海西南区域交通节点重镇。通过新建中西医结合医院病房大楼,完善医疗设施,并与上海龙华医院集团合作,做大做强中医特色,争取成功创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肛肠专科医院,形成区域医疗特色。通过与华东师范大学紧密合作,扩大华师大附属枫泾中学美术教育在全市乃至长三角的影响力,打造上海市学生美育基地。

  三是实现生态宜人、和谐宜居。以构建生态城镇为目标,增强城市绿地的连通性、城郊绿地的结合性、景观与生态的共融性,形成可持续景观,吸引各类高端人才向此集聚。充分结合枫泾自然风貌和利用水网密布的优势,将公园建设融合于绿色生态城镇中,提升人们的娱乐休闲活动档次,增加城镇的宜居指数。

  四是实现规模适度、城乡一体。作为都市小城镇,要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适度吸纳区域内农村人口和周边区域人口,同时要做好“三农”工作。通过集体投资、集体及农户入股相结合、农户入股等方式,实施都市型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做大做强农村集体资产,增强资产性农民收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稳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解决目前农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参保层次不高的现状。通过调动农民在实施村庄改造、卫生保洁、河道整治和保洁等主体意识的发挥,形成自我长效管理机制,美化农村环境。

  五是实现文化传承、特色显著。依托中国农民画村,规划建设文创艺术中心项目,通过引进文化创意企业,逐步形成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有影响力的民间文化及当代文化艺术创意、创作、展示、交流、交易的文化创意产业高地,培育特色文化产业。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枫泾区域各种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镇品位,打造文化品牌,增强枫泾古镇的美誉度和影响力。通过以上努力,把枫泾打造成令人想望的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