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谦君子温如玉 静静仁者安若山——访“2013-2014年度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周邦新院士
他,扎根科研一甲子,为我国核动力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他,言传身教无保留,为高校提高教学与科研的软硬件水平操劳;他,严谨治学心平和,为青年人树立良好的学习楷模。
他,是核材料和核燃料元件领域著名的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的优秀科学家,是上海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周邦新。
提出采访请求并得到很快回复后,记者依约来到上海大学延长校区的材料研究所。眼前的周院士慈祥和蔼、耐心谦逊,一点看不出已有八十高龄。在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对于记者提出的涉及核专业的问题,他会本着严谨准确的科学精神,不厌其烦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使艰涩的理论不那么难理解。谈到耕耘多年的核材料领域,他不满足于已有成果而更关注存在的问题,希望在未来有所改进;面对各种赞誉和表彰,他则反复强调荣誉并非属于个人,应该多报道和鼓励有为的中青年……
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敢想敢干,力促核元件小批量生产顺利完成
回忆如何走上科研道路,周院士很坦率,“就是服从分配。”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急需发展重工业。刚踏入大学的有志青年们踊跃报考炼钢炼铁专业,周院士也不例外,“但填这个(炼钢炼铁)志愿的人太多了,(学校)动员大家改填别的,我就选了金相热处理。这个专业研究金属显微组织,研究组织和结构变化与性能的关系,同样是国家急需的,我也很喜欢。”
经过四年踏实的学习后,周院士于1956年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金属研究所、核工业部第一研究设计院工作,组建了当时国内唯一以核燃料与材料研究为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多次主持和参加全国高难度学科项目的攻关工作,成为了新中国自己培养出的优秀科学家。其中,由他主持的国内首次低富集度铀“U3Si2—Al弥散板型燃料元件”的研制和小批量生产,尤其令他记忆犹新。
由于特殊性和对安全极其严苛的要求,核燃料元件的研究和开发,往往需要科研人员进行长时间的研究与无数次试验。要投入小批量生产,则更需要研发单位不惧风险,自信地跨出这一大步。
“能做到这些,一是我们的科研人员敢想敢干、敢于承担风险,二是严格把关、秉持严谨的科学精神,没有大家的努力与自信,小批量生产不可能顺利完成。”周院士总结道。
无私奉献,尽心尽力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
1998年周院士调入上海大学,他将重心转向培养人才和建立科研团队。来到上海大学后,花费数年时间组建核材料研究实验室,与材料学院几位教师共同倡议,成立了上海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并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科研队伍。“从人员到设备再到场地,这支队伍是从无到有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其中少不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周院士说。
2012年,周院士与团队共同完成的“核动力堆用锆合金关键基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国家军工973项目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上海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重庆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原子能研究院共同承担。六家单位分工明确,资源共享,各自发挥优势和特色。周院士从事核材料研究几十年的积累和上海大学科研团队多年的锆合金的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该项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奠定了基础,目前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在原有基础上,科研团队已经获得了几种性能更加优异的新成分锆合金,有望在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锆合金方面取得新突破。虽已凭借成果获得了科技界最高荣誉,但周院士仍有遗憾。核材料的可靠性,必须通过进行堆内辐射考验来证实。现有的数据都是堆外实验模拟得出,虽已能说明问题,但始终缺少了最后一项环节。之后还有很多关口需要攻破、需要不断完善,团队又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
提携后辈,严谨治学深受学生爱戴
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中,周院士把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汇报交流的机会留给年轻人,努力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他治学严谨、以身作则,同时也把真诚对待学生、认真培养学生的优秀师德代代传承下去;按规定,院士享有学校安排的专车接送,但他从来公私分明。他总说:“学校已经为我们提供很多方便了,我不愿意再麻烦组织。”
他坚持一年只招收一至两位博士生,本着招收学生就要对他们负责的态度,他招收的标准,并不是论文发表量,而是学生是否踏实肯干,基础是否扎实,是否适合这一领域。
李慧,上海大学2006级硕士,2009级博士,博士生期间师从周邦新院士。2007年李慧进实验室时,周院士已经72岁了,但他仍坚持早上七点多到办公室,看看实验室的情况,有时还会亲自做实验。最近几年,周院士年纪大了,但他对学生的实验数据、论文,却丝毫不马虎。李慧说:“即使在老师出差开会特别忙的时候,我也能在两三天之内就收到他的论文修改意见,而且文档上的修改时间往往显示在凌晨三四点。”2009年,周院士75岁,但他指导李慧的论文时,小到一个标点符号乃至语言逻辑问题,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夏爽,2003年成为周院士的硕士生,2005年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周老师在接人待物上从不摆架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参加学术会议的交流机会。准备学术会议报告以及作报告很能够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我在这期间逐渐熟悉了研究领域内的著名学者。”夏爽博士毕业后,留在上海大学材料所,成为一名副研究员。工作之后,周院士仍为他提供承担相关课题研究的机会。夏爽坦言,自己在撰写项目申请书、执行研究任务、总结研究结果的过程中,依然像在博士期间跟随老师学习一样,经常向周院士请教,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人重才品节,学贵安专迷。周院士主动将个人追求与国家民族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工作兢兢业业、不懈追求,对后辈提携帮助、言传身教,对生活保持节俭、谦逊平和,他的人格魅力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为如何做一名教师做了很好的诠释,他是我们身边学习和科研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