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17年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总结交流会

20.03.2017  13:43


3月16日下午,我校在行政楼九楼五号会议室召开2017年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总结交流会,校长李和兴、副校长翁培奋、教务处处长李康弟,各二级院部领导、试点专业项目负责人等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丁家峰主持。

我校作为能源电力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六十多年来始终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办学方针,坚持面向电力生产和现代化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人才。自2014年以来,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的通知》(沪教委高〔2014〕43号)的精神和要求,积极投身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申报和建设,共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五个专业获批试点建设。

李和兴指出,我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转型的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两校一市”教育综合改革是中国教育战线的“自贸区”,今天上海教育的实践改革就是明天中国教育的改革方向之一,其中上海市的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就走在全国前列。近四年来,我校紧跟上海市教委进行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的指示精神和综合部署,教务处带领各二级院部,奋勇拼搏,成功申报获批了五个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同步开展了两个中本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他进一步指出,我校已经获批的这五个试点专业,都与能源、电力行业紧密相联,是我校60多年办学的底蕴和传承,来之不易,一定要把这些专业建设好;同时一定要充分发挥好这五个试点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撬动全校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和转变。我校目前本科教育工作本着“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思路,一是要通过“激励计划”抓教学规范,二是要通过应用型本科建设促进专业新发展。我们要迈开大步向前进,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的中心任务是人才培养,我校应该沿着老一辈专家、学者、领导的办学经验,以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为建设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多科性应用技术型大学努力奋斗。

李康弟对我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进行了简要工作总结,并提出了认证引领、产教融合、双证融通、交流合作的总体发展道路。所谓的认证引领,就是要通过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研制顺应时代需求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专业培养方案,并坚决贯彻实施。目前,我校电气工程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已启动了专业认证进程,全校本科教学战线要积极支持我校的第一个专业认证的各项工作,其他所有专业也可以从中学习取经,着手制订各自的专业认证计划。产教融合,就是要通过校企联盟、校企合作等形式,建立稳固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充分保证和贯彻实施实践教学计划,并进一步借助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方式,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长效运行机制。双证融通,就是要针对现代社会用人的实际需求,在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计、教学开发等人才培养全过程中,逐步融入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体系,拓展学生的职业资格能力。交流合作,一方面要开展国际交流,鼓励试点专业与国际高水平同类专业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认可的职业培养标准,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开展国内校企、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努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和教师团队。

在各试点专业总结交流中,我校第一、二批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结合2016年底市教委专家组入校专项检查的综合意见,围绕研制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深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形成校企联合运行机制、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打造特色教学团队、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专业教学管理八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根据自身专业应用型本科建设现状,阐述了各自建设成果、特色案例和经验效果。第三批获批专业项目负责人对经费预算、建设思路和预期目标进行综合汇报。最后,各二级学院就第四批应用型本科试点建设专业申报,进行了校内遴选预申报。

翁培奋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应用型本科是我国遵循高等教育客观规律和最新发展,为防止高校本科教育办学同质化,顺应社会需求而推进的的一种新的办学试点。各试点建设专业要深化专业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改变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做法,积累建设有效经验和实践成果,形成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标准和教学规范。此次会议为实现学校本科教育的转型发展,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和交流,进一步明确了我校应用型本科办学的思路、方法和方向,为推动我校实现各专业全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务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