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本科生4年完不成双创大作业不能毕业

27.10.2016  07:32

  以2个学分为杠杆,撬动整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改革,可能吗?这个大胆的实验已经在上海理工大学悄悄做了一年。

  在上海理工,去年入学的2015级本科生适用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每个学生必须完成4个创新创业类必修学分,而其中有2个学分特别关键,是事关每个学生最终能否毕业的“黄金学分”。

  这2个“黄金学分”分别为:1学分的创新大作业和1学分的创业大作业。根据学校的要求,这两份大作业要求学生在本科4年内完成,学校方面不开设课程、不指派教师,只通过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学生最后递交作业的结果进行认定。

  适用这一新规的首批本科生如今已读大二。“黄金学分”拿不到,真的拿不到本科毕业证?近日,该校教务处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再次强调,“坚决按照新规执行,2019年见分晓。

  双创大作业比毕业设计更难

  “在大学搞创新创业教育,光有引导,没有制度层面的倒逼,这件事情就推不动。”上海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朱坚民开门见山,设置2个学分的“黄金学分”就是设定了一种制度倒逼机制,代表着学校在深化双创教育上的决心和魄力。

  在上海理工,从2015级开始,每名本科生须在大学4年内,完成4个必修的创新创业学分,具体细分为“2+1+1”。其中,前2个学分只要学生修读学校开设的创业类相关课程,包括在线开放课程等,或者通过体现创新创业资格和能力的相关资格证书、实习实践、志愿服务等,按照一定的程序认定即可。但紧跟其后的1个创新大作业学分和1个创业大作业学分,难度极高。学校要求,学生必须以所学专业为基础,在大四毕业前交出两份大作业。

  “要拿这1+1两个学分,难度比完成毕业设计还要高。”朱坚民告诉记者,两份大作业的成果不设固定形式,学校更注重的是成果的专业水平。而目前校方对成果的认定门槛,具体包括高水平论文、授权专利、学科竞赛获奖、创新试验、创业实践等。

  提及1个学分的创业大作业,朱坚民补充道,“这决定不是要让所有学生去搞简单的经营活动,比如到网上开个店卖点东西。如果这么做,这个学分肯定是拿不到的。

  创新创业课程学分“一减再减

  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上,上海理工一直是“疯狂”的。在全国高校还远未像今天这般掀起双创高潮的时候,这所学校已几度敢为人先,出台大胆的改革举措。

  早在2010年,上海理工就在国内率先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方向)试点班。而这个创业班至今已是第三期。根据校方最新统计,2010年入学的首期创业班学生,毕业26人,有21人在创业,5个是创业团队,一期创业转化率达到80%以上。

  除了“”上突破,该校还在“线”和“”两个层级,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线”上这一层次,学校开设“创业管理”第二专业,培养“专业+创业”的复合型人才;而在“”上,全校各学院共开设了50多门创业公选课,以及4个创新创业类的必修学分。

  一个更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在双创教育不断升温的今天,上海理工在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学分管理上,却是“不做加法做减法”。

  早在2010年,上海理工就把创业管理教育正式纳入本科生的学分,在沪上高校中拔得头筹。此后,创新创业学分在该校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中曾一度达到8个学分。但在积累几年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经验后,校方却有意识地把创新创业课程的必修学分压缩到如今的2分。

  “我们也发现,学生的学分压缩之后,也有一些漏洞,比如有的学生没有把时间用到学习上去,还是需要一些制度来进行约束。”该校机械学院教学副院长钱炜副教授坦言,通过制度层面的压力,倒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上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同为理工类的高校,我们前面还有985、211高校,学生出去后拿什么和其他高校的学生竞争?核心就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不管今后就业还是创业,这种能力都至关重要。

  据悉,该校目前已制定包括《上海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创新创业大作业实施办法》在内的10多个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文件,以兴趣引导、项目驱动,鼓励学生投入双创活动。

  双创教育并不只针对理工科学生

  在校内,一些一线教师对于全校动真格的创新、创业大作业成果认定机制,内心也有困惑。

  有一些文科院系的老师直言,相比理工科学生,要求文科学生完成创新、创业大作业,难度实在太大,几乎不可操作。

  在朱坚民看来,这其实是对双创教育的又一误解。“教育部要求推行的双创教育,并不是只针对理工科学生的教育。且从我们学校的统计来看,文科专业毕业后创业的不在少数。

  随着“黄金学分”成为悬在本科一、二年级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上海理工大学的教学氛围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不言而喻,学生们要想拿到2个“黄金学分”,势必对一些专业课程以及授课教师的讲课方式提出要求———这无形中会形成压力传导。“今后哪一类教师的课会最受学生欢迎?显然是可以教会学生具有质疑精神、激发创新想法以及让学生具有解决复杂系统工程问题能力的课程。”朱坚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