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际多相流动检测发展趋势高端研讨会在沪成功落幕
能源、环境、航空航天、生命等许多领域的飞速发展对多相流测试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发展我国的多相流测试科学和技术以应对这种挑战,满足“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需求,2015年国际多相流动检测发展趋势高端研讨会(International Forum on New Horizons in Multiphase Flow Measurements)于2015年12月10日-11日在上海理工大学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协、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上海市颗粒学会主办,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与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颗粒与两相流测量研究所承担了本次会议的筹备与组织工作。
论坛主席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颗粒学会理事长蔡小舒教授主持了12月10日上午的开幕式,副校长刘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领导和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副主任邱惠和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讲话。
论坛邀请了英国帝国理工学院Yannis Hardaluspas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学Yuichi Murai教授,德国哈勒-维腾贝格大学Martin Sommerfeld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Gerard Grehan教授,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教授Daniel Attinger教授以及香港科技大学邱惠和教授来等国际多相流界著名学者在论坛作有关多相流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报告。来自国内包括中科院、清华、天大、东南、浙大、上交大等15个主要多相流测试研究机构的30多位专家、学者和科研工作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留念
与会人员就深海石油天然气开采输运中的多相流测量、燃烧(包括各种燃料、锅炉、航空航天发动机等的燃烧)测量、流场(包括微通道,管内,外场,气液、气固、液固、多相)3维测量、PT、环境多相流测量、生命科学及微纳多相流测量等的需求和发展开展了热烈的讨论。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我国多相流测试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将会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协就我国多相流测试的发展提供发展战略报告。
供稿:能动学院、协同创新研究院
编辑:新闻中心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