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碧水进行时——2016年以来上海市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2016年以来,上海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破解难题、补好短板、坚守底线”的工作要求,深入实施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大气、水等专项治理计划和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完善环境保护法制机制建设,加快解决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全面完成国家和本市明确的各项环保目标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十三五”环保工作取得良好开局,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度污染天数大幅减少
2016年,本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75.4%,较2015年上升了4.7个百分点;重度污染天数为2天,较2015年减少6天。本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了15.1%(8微克/立方米),较基准年2013年下降了27.4%(17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分别为59、15和43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分别下降14.5%、11.8%和6.5%。其中,PM10已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均二级标准,SO2已连续三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均一级标准。
2017年1~5月,本市环境空气中多项污染物浓度均较2016年同期进一步下降。环境空气AQI优良率为78.8%,同比上升了8.4个百分点,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PM2.5、PM10、SO2、NO2平均浓度分别为43、61、13、47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24.6%、16.4%、23.5%和2.1%。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氮磷污染有所缓解
2016年,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较2015年有所改善。主要河流断面水环境目标达标率为63.3%,同比上升26.6个百分点。其中水质达到Ⅱ~Ⅲ 类的占16.2%,Ⅳ~Ⅴ类占49.8%,劣Ⅴ类占34.0%,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总磷。与2015年相比,全市主要河流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了22.4个百分点,氨氮、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下降了23.0%和20.8%。
2017年1~5月,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较2016年同期又进一步改善。主要河流断面水环境目标达标率为71.1%,同比上升21.3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占26.6%,同比下降20.1个百分点;氨氮、总磷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28.7%和21.2%。
三、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努力方向
本市环境质量与国家标准及市民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环境空气中PM2.5、NO2和臭氧均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均二级标准,且臭氧污染日益突出。2016年,在其他各项指标浓度下降的同时,臭氧浓度不降反升,在污染日中首要污染物占比也较2015年提高了8.1个百分点。2017年1~5月,本市臭氧日超标率为9.9%,较2016年同期(8.6%)上升了 1.3个百分点。
地表水环境中氨氮、总磷指标仍是影响本市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部分郊区中小河道污染严重。经过水务部门排查,全市仍有1864条段、1756公里黑臭河道,都要在今年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
下一步,本市将继续深入推进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各项治理措施,依托“五违四必”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长三角区域污染联防联治和污染物协同治理,进一步夯实本市环境质量改善趋势。
相关链接: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于2017年6月2日发布《2016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广大市民可登录“上海环境”网站( http://www.sepb.gov.cn )和“上海环境热线”网站( http://www.envir.gov.cn )浏览或下载。更多环境质量信息,敬请关注“上海环境”网站首页的“环境质量”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