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服务贸易工作十大亮点

04.02.2016  15:17

1 、研究编制《上海市 服务贸易 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 )》。 作为国内首个地方政府编制的服务贸易行动计划,历时8个月,先后多次组织市服务贸易发展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代表、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座谈讨论,最终形成了由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四个部分组成,共18条内容的《行动计划》以及“重点任务分工表”,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以沪府办发〔2015〕52号文的形式正式发布,是全市推进服务贸易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 、牵头制定《上海市服务贸易促进指导目录(2015 年版)》。 作为国内首个地方政府出台的服务贸易指导目录,在2014版的基础上,联合市委宣传部等8个委办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企业、园区调研,座谈讨论,完善了促进目标及培育重点,拓展了认定范围与扶持领域,将体育服务和服务贸易示范 基地 等纳入目录范围。2015版《目录》将在推动本市传统服务贸易领域提升能级,培育新兴服务贸易业态等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3 、持续推进服务贸易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认定工作。 作为全国首创的探索性工作,先后认定了两批上海服务贸易示范基地(共11家)和示范项目(共10个),并结合各区县资源禀赋和自身特点,指导各区县错位发展、资源共享,建设各具特色的服务贸易集聚区域;不断挖掘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和新领域。示范基地对本市服务贸易的集聚、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已初步显现。

4 、加快推进服务外包转型升级。 建立企业联系追踪和服务机制;及时制定国家服务外包业务资金的实施细则;修订国家服务外包平台资金的管理办法;发布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挖掘一批创新性强、带动面宽、服务效果好的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协同做好技术先进型企业认定相关工作。持续推进生物医药研发企业的通关便利化。

5 、加快推进对外文化贸易发展。 首次发布《2014年上海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报告》,修订完善“上海市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综合统计报表制度”。35家企业和15个项目被商务部等公示为“2015-201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文化贸易先行先试。支持本市企业赴中东、非洲、欧洲等举办或参加国际知名文化贸易展会活动近50余场。

6 、加快推进技术贸易发展。 优化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办事流程,简化申报材料,减轻企业负担;严格按照程序选定审核机构,组织开展贴息资金申报、审核、公示、拨付等工作。共举办3期“技术进出口沙龙”;开展政策宣讲等交流活动,以点带面,推动高附加值的新兴技术贸易领域发展。服务双自联动,率先将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事项下放自贸试验区。

7 、加快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 探索建立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中医药服务贸易促进体系。联合市卫计委重点培育上海“中医药服务贸易试点单位”,鼓励试点单位整合现代科技、互联网技术与中医优质资源,把中医药服务转化为高附加值服务产品并推向市场。支持中医药服务贸易平台建立“海上中医”中医药海外营销网络。

8 、精心组织各类服务贸易促进活动。 筹办“第十三届上海软件贸易发展论坛”,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围绕“软件助推创新,服务引领未来”的主题,组织政策解读、专家演讲、专题研讨、项目对接等活动;参与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筹备工作;协助商务部在沪举办第十一届中韩技术展示暨洽谈会等,对标国际技术领先水平,拓展企业的全球视野。

9 、提升服务贸易人才工作水平。 邀请全球服务贸易各行业顶尖专家、学者,共举办8期“服贸大智汇”系列讲座,提升了参会人员的国际视野和综合能力;通过“千人招聘会、百家企业推介和十位企业家进校园”活动,全面提升软件贸易及ITO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人才短缺和大学生就业难之间的矛盾。

10 、不断完善服务贸易统计研究工作。 加强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的季度统计分析和企业动态监测;召开“2015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贸易统计研讨会”;召开“2015上海市服务贸易统计工作总结交流暨培训会”,集中表彰服务贸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开展医疗旅游、教育服务、数字贸易、服务外包等课题研究。编撰出版《2015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长宁区财政全力保障“封闭式管理”经费
  战疫时刻,长宁区财政全力保障“封闭式管理”经费。财政局
崇明区召开对接会,拉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序幕
  为加快实现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