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暑假学校顺利开幕

25.07.2014  00:28

      7月21日上午,由上海市教委资助、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中意学院承办的2014上海暑期学校(简称3S)顺利开幕,来自西班牙、芬兰、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的39名建筑、规划、法律、设计等专业的优秀学生齐聚同济,开始了为期四周的“绿色实践与未来都市”主题的调查研究、动手实践及绿色公益活动。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方守恩教授、外事办公室主任于雪梅教授、中意学院副院长刘东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方书记首先讲述了同济大学的历史与发展历程,强调了近年来国际化办学的特色和可持续发展校园建设愿景,并对中意学院暑假班做了精彩的介绍,希望远道而来的同学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好好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上海的现代化建设风貌。刘院长对同济大学中意学院承办的上海暑期学校欧洲项目进行了介绍:活动围绕“绿色实践与未来都市”拟将中国的传统之美和绿色的环保理念结合在一起,运用于实践之中并由此传播正能量。随后,参加3S项目的留学生们一一上台做了自我介绍,现场气氛轻松愉悦。


      在接下来的日程中,3S项目将围绕此次确定的主题组织一系列的讲座和实地讲解,并进行分组讨论和田野调查。继而结合获得的体验和认知,充分发挥参加学生的学科优势,跨学科共同完成创作方案,并将于项目结束后组织公益活动展示、汇报设计成果和推广绿色环保的理念,使整个暑期学校的主题得以升华。


      本次暑期学校邀请国内外高校及企业的多位教授专家,向学生们多角度全方位地阐述“绿色实践与未来都市”这一主题,包括(按日程顺序):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卢永毅教授的“从城市史理解建筑”、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上海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郑祖安“上海城市的历史变迁”、上海工艺美术杂志社主编的“走上海上工艺世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助理教授汪滋松的“中国绿色校园实践及案例”、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韩延民的“既有改造建筑能效分析”、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创规划师苏运升的 “智慧城市与协同创新”、同济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蒋大和教授的“关于我国灰霾研究和控制”、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谭洪卫常务副主任的“新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谭靖漪教授的“无法回避的视觉图像—城市街道视觉环境可持续设计”等课程。


      本届上海暑期学校的成功举办也得到了中意设计创新中心秘书处、同济绿色建筑协会、同济大学各大平台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宣传。欧洲高校学生报名积极踊跃,截至预定报名终止日期,共有近80名相关专业学生报名。最终经过严格的审核和遴选,确定了现有的39名入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