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盘点】找准定位 紧抓机遇 推动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2015年上半年本区科技创

20.11.2015  09:50

今年以来,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抓住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契机,目标瞄准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科技创新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注重载体发展推进平台建设

为引导科技创新要素在本区加快集聚,依托各产业园区、孵化器提供的平台、技术以及产业链等要素资源,着力推进科技园区、孵化器建设,提高创新载体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引导科技创新要素在本区加快集聚。

开展对区内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指导工作,上半年,共指导和帮助2家申报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申报新型孵化器,获批科技企业孵化器与新型孵化器各1家。重点推进天地软件园微软游戏创新中心、unity天地港移动互联产业的集聚发展,协调推进华大科技园核心功能区建设和发展,依托国家可信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上海智慧·照明产业园等功能平台和重大项目,着力建设科技创新高地、标准制定高地。一季度,区九家科技园区营业收入合计88.8亿元,税收合计6.1亿元。通过前期对科技园区和孵化器的走访调研,目前正在加紧起草制定更符合区内科技园区和科技孵化器健康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

同时,依托电科所、化工院、华师大等重点院校,不断深入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区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工作始终处于全市前列,推动市区联动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市级研发服务机构建设,组织、指导、推荐染料所、化工院、电科所等3家单位积极开展申报工作;协调完成中国建材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验收工作。1-5月,全区科技企业税收总量为33.01亿元、总税收占比25.38%。

聚焦科创资源提升科创能力

为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上半年,普陀区聚焦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开展2015年度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更名工作,启动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和认定,配合4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更名,截至5月底,已受理并初审推荐第一批24家高新技术企业参加认定和复审工作,2012年区科技小巨人16家企业项目验收完成。一季度,区内180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8.6亿元,同比增幅41%,软件收入10.4亿元,同比增幅20.6%。

充分发挥科技专项计划的引导示范作用。推荐申报2015年度市科学技术奖4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6个、市青年科技启明星11人、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5项,开展对区内科技企业落实“区信息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及对2014年度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设计人员专项奖励工作。上半年,共有6个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获批认定。1至4月,认定技术合同28项,合同成交额2621.33万元;组织专家对40余个区级科技创新项目及研发人才专项进行验收评审,认真做好17个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监理、69个高转项目动态跟踪统计工作。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1——4月,全区专利申请量为816件,授权量为49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32件,专利总量135件,组织推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等3家单位申报专利工作试点企业,5家单位被认定为市专利工作试点企业。开展了“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区青少年知识产权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努力提升本区青少年知识产权意识。

着力优化环境完善科创生态

完善服务体系,积极对接相关基层部门,从服务、协同的角度做好区域内科技企业的服务工作,以良好服务营造创新创业环境,真正吸引和服务企业,让企业近悦远来。

帮助科技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推荐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承接单位申请区财政贴息贷款,并提供科技政策咨询,加强科技企业管理,优化流程、规范制度。帮助兑云信息(工业4.0)等科技企业落户普陀,推进华夏幸福跨境电商项目与区未来岛的对接,并举办多场科技企业相关业务培训及科技政策宣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科技创新专题研讨班,在全区层面就区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组织企业学习调研“创客空间”等新型创新创业平台,拓展思路;发起以“创意、创新、创效、创造、创业”为主题创新创业金点子征集活动,众筹青年智慧;指导多家市、区机构成立中国众创联盟并举办科技助力创业高峰论坛。

下半年,普陀区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区位特点,积极挖掘科研基础、商务条件、科技企业的潜能特质,通过整合资源释放创新创业活力,推进科技创新载体间的协同与合作,重点推进区科技“十三五”规划工作,抓住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机遇,全面对接、主动承载、找准定位、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