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公安110平台去年接到有效报警不足4成
东方网记者徐程1月9日报道:记者今天上午从上海公安部门了解到,2016年全年上海110报警服务台共接到市民群众报警1397万余起,处置警情486万余起,占报警总量的34.8%。也就是说,超过6成的报警是无效报警或非警务类报警。
明天是“110宣传日”,警方提醒:有危、难、急、险的情况,找110;有服务需求,找专业职能部门。这也是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110接处警工作会议上明确的原则。
随着城市高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上海110报警台的日呼入量已从1993年的821次增至目前的日均3.8万次,在夏季呼入高峰日呼入量超过了4万次。
据公安部门介绍,目前负责接听、处理110报警电话的都是公安文职人员,目前这支队伍共有400人,平均年龄29岁,接警员的工作模式是“两两翻班制”,每个白班12小时需要接听约450个电话,平均1.5分钟就要接听处理一起报警,除了吃饭、喝水、上厕所外,几乎一刻不停。一旦遭遇台风暴雨、雨雪冰冻等突发情况,呼入量会骤增,甚至翻倍。此时,接警员不得不通过加班加点、压缩就餐休息时间等措施来减少排队率,尽最大努力确保报警渠道畅通。
为了提高110报警电话的服务水平,近年来,上海警方推出多项创新服务,比如为方便听力语言残障人士的报警和求助,开通了12110短信报警平台,主要受理本市聋哑人群体的报警、求助以及不便于使用电话报警的特殊情况;为方便报警人在高架、高速、轨道站点、机场、公园绿地等无具体路名门牌号码的区域,能快速、准确地描述事发地址,警方利用高架上电线杆编号、公路里程桩号等现有的数据资源,开展建设了约3万个报警定位标识,为群众迅速报警提供了便捷;为方便外籍人士的报警,推出了英、日、法、德、俄等9个语种的外语报警服务,60名擅长外语的公安青年民警组成志愿者队伍,24小时全天候在线待命,得到在沪外籍人士高度评价;为及时了解市民群众对110工作和民警处置的满意度,警方还将原先的书信回访改为短信回访,2016年,上海警方共发出回访短信近430万条,收到有效回复134万余条,群众满意率达到90.3%。警方还对每个回复“不满意”的报警人进行进一步电话或上门答复。
据警方介绍,在不处警的报警电话中,38%属于恶意骚扰、谎报和无通话的警情。此类报警如影响110接处警工作正常秩序,将依法对当事人进行处理,如果造成一定法律后果,还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则是非警务类咨询、求助等,但均非警方职责范围。比如:因商品质量问题引发的买卖纠纷,应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出租车司机绕路的司乘纠纷,应向出租车公司反映:劳资纠纷的职能部门是劳动仲裁委员会……同一类警情也有不同情形,比如“上门开锁”,假如报警人被锁在门外,但炉子上正在烧东西,这时情况比较危急,属于紧急类警情,民警和消防会立即到场,采取破门措施,而不是开锁服务;但如果只是下班回到家发现忘带钥匙,就属于非警务类,公安没有开锁职责,民警也不具备开锁技能。
公安部门今天上午再次强调:110受理的范围主要是:刑事、治安案(事)件,交通、火灾事故,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以及紧急危难求助等情况。有危、难、急、险的情况,找110;有服务需求,要找专业职能部门。如果记不住那么多电话号码,只要记住12345市民热线号码,也就是说,“12345、服务找政府,公安110、为民保安宁”。警方希望市民群众合理使用报警资源,为真正身处危、难、急、险的市民群众留出报警求助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