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2017年上海高考"第一考" 带来哪些启示?

28.05.2016  07:05

  东方网5月28日消息:5月19日,2016年地理等级考暨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的首场考试成绩发布。按照上海市高招改革方案,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位次由高到低分为A+、A到D、E共五等11级,对应高考分值30分、27分到3分、0分。加上地理合格考40分,最终计入2017年秋季高考“3+3”总分。

  “卷子一发下来感觉特别简单,瞬间感觉之前刷的几十张各区一模二模卷都白做了!”某实验性示范性学校学生的这一评价,说出了大多数同一学习层次学生的心声。因为是首门学科,对后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其他“+3”学科的等级考具有风向标意义,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不放心”、“心里没底”,是考前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的焦虑心态。按照以往“3+1”地理高考模式教学和复习,大量“刷题”,成为考前多数学校教和学的常态。这也是目前中学学科教学比较普遍的现象,“刷题”被广泛质疑又被广泛运用。

  综观2016年地理等级考命题,较好地贯彻了市教委《关于公布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要求的通知》的要求:“命题注重考查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偏题和怪题。试题难度系数0.75左右。

  2016年地理等级考试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客观题,20个选择题,每题2分;第二部分综合题,3大题,每题20分。

  “怎么考,怎么教”,主观性题目占有一定比重,能较好检测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迁移、表达,运用地理技能解决问题的素养状况,保证学科教学的正确方向。从命题内容看,试题覆盖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每一篇章,力图考查学生的地理核心概念、地理技能与地理思维状况。应该说,命题对学科教学做了正向引导,解除了考前师生和社会较为普遍的几方面疑虑:

  1.不熟悉区域地理怎么办?试题中有涉及区域地理的内容,如综合题有关祁连山自然带分布,巴西和我国农业生产大豆基地的气候类型等。命题通过题干“分布图”、经纬网的呈现,让学生即便不熟悉这些具体区域,依然可以通过“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农业地域类型”这些地理核心概念,运用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加以推断分析。是否熟记具体区域的地理事象不是地理教学的目标。

  2、是否需要很多记忆背诵?必须说,地理学习强调必要的记忆和背诵,但地理学习和地理素养获取更强调的是理解和运用。与通常认为的背诵地名、地物、数据等“物产+地名”的地理学习不同,地理学科的命题注重对地理事物形成过程和原理的解释、判断,而不是直接的地理现象记忆。如,选择题16:“南米北面”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饮食文化特点,这一饮食特点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时间发展、B经济条件、C自然环境、D社会习俗。显然,不需要背诵“南米北面”“东酸西辣”这些饮食文化现象本身,也不是要背诵黄土高原有“窑洞”、“秦腔”等典型的文化表征。命题重在考查地域文化形成的自然基础,文化形成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综合影响,是学生用地理的过程和原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3、什么才是地理学习的重点?“祁连山自然带分布规律”、“鄂尔多斯产业升级”、“中美巴西大豆生产的区位条件”三大综合题从地理的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出发,着重考查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成因诠释能力、区域综合能力、地图阅读能力与人地关系的评价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只有清晰掌握地理的核心概念,才能在第一时间做出选择、判断,又快又准完成答题。

  “着眼于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2016年上海地理等级考试题,引导课堂教学回归学科教育的内涵模式,强调学科基本概念、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教学必须对“题海战术”说不。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100分分值,1小时的考试时间,要全面考查学生学科素养,极不容易。试题均分控制在75分左右,相对高分值的学生会比较集中。采用等级方式的高考赋分,容易出现高考赋分实际远超试卷分差的现象。“拿B不代表地理学习不好”,但真拿到B等级,一门课就与A+等级拉出9分高考分差。在相似学力水平群体中,不是语、数、外哪一门学科可以轻易弥补得了的差距。(作者为上海市地理特级教师,高中地理教材修订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