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名师]郭晓奎:踏踏实实做学问,兢兢业业为人师[图]
[编者按]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喜迎十九大、迎接新征程之际,上海交通大学人才培养的校级最高荣誉的首届“教书育人奖”业已颁发,获奖教师是上海交通大学全体教师的优秀代表和生动缩影,学校特隆重推出“交大名师”专栏,旨在充分发挥获奖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坚持“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深入推进“学在交大”,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优秀人才,全面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踏踏实实做学问,兢兢业业为人师
——记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奖一等奖获得者郭晓奎教授
【 名师名言 】
■ 热爱学生是教书育人的内在动力,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气质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发挥。
■ 教学不能满足于传授知识,更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智慧,完善学生的人格。
■ 教育的本意在于引导,而不是强制。
■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有定规,贵在得法。
郭晓奎,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基础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郭晓奎教授从教三十余载,始终深入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他治学严谨,勤于探索,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踏踏实实做学问,兢兢业业为人师,深谙教育教学规律,在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医学课程建设、教学学术发展和全人教育等方面均有独特建树。由他主持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于2016年获国家精品共享课程称号,2017年入选中国医学慕课联盟规划课程。担任国家级规划教材《病原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双语版)》和《MedicalMicrobiology》及国家级研究生规划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主编。“病原生物学课程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与实践”获得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同时,作为病原生物学教学团队首席教师,带领团队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获得医学院总评A级评价,并获得上海市文明班组、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称号。
育人为本,德育优先 , 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郭晓奎教授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摆在首位,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他在2011年就参加上海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名师联合工作室,推动我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他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对学科的发展追根溯源,将我国在传染病防治当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病原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讲授,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的精神。2017年,他主持的《病原生物学》课程获得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在他的引领下,整个病原生物学教学团队逐渐形成了“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教学氛围,引领教师热爱教学、投入教学,将教书育人真正视为自己的本位工作。
坚持教学科研并重,始终活跃教学一线
郭晓奎教授主张并践行大学教师应该科研和教学并重的理念,将原始创新和整合创新能力作为立教之本,特别是知识体系优化或重构的整合创新对教师而言比原始创新更为重要。近年来,他连续承担包括4项国家“863”课题和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2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120余篇,2项科研成果已经产业化,关于钩端螺旋体基因组研究和微生物组与益生菌等研究硕果颇丰,被同行推举为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科研工作中的进展使得他能够将更多国际前沿知识及发现融入到教学工作中,让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与时俱进。同时,他三十年来一直坚持为本科生上课,每年工作量都超过100学时,多的时候超过200学时。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都做到精心备课,确保每一堂课的质量和深度;并且积极参与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对于教育事业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灵活运用教学模式
在教学工作中,郭晓奎教授坚持以知识为载体,强调学生的素质养成,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有定规,贵在得法”是他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具体教学工作中,融合多种行之有效方法,一切以教学实效为目标,根据不同医学专业和学制学生的需要,对教学方式、教学技术与教学资源作相应的调整,增强针对性和教学效果是他经常思考与实践的问题,一系列教学成果,如“病原生物学课程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与实践”“针对不同专业学制推行病原生物学融合式教学模式”被国内外同行认可,被推荐为中国微生物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为病原生物学教学团队首席教师,带领团队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获得医学院总评A级评价。
建设丰富教学资源,收获丰硕教学成果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指导下,郭晓奎教授作为负责人建设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他主持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于2016年获国家精品共享课程,2017年入选中国医学慕课联盟规划课程。同时,他是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规划教材《病原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双语版)》和《MedicalMicrobiology》,以及国家级研究生规划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主编。郭晓奎教授带领教学团队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以及上海市文明班组、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他本人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称号。
最富有影响力的是他的教学课件,自2003年起,他就在课程网站公开自己的教学课件,并不断更新,国内很多教师都曾使用或参考他的课件,也有国外教师提出希望得到授权使用。
注重学生全人教育,坚持全方位育人
郭晓奎教授常年担任RBL导师、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导师、科研轮训、班导师等课内、课外大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其中指导的多项科创项目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奖项;他注重对本科生科研素养、学术写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指导本科生撰写了《感染与优生优育》《酸奶的密码》等科普书籍,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获得医学院优秀临床综述奖;作为班导师,他倡导医学生拓宽视野,多次带领所在班级学生进行科普调研、益生菌加工厂参观、院际交流、志愿公益等,所指导的“沪杭共勉,医者同心——交医、浙医院际交流”“关爱大海的儿女——嵊泗列岛东海渔村血压调研、知识普及活动”“班级厨艺大赛”等活动多次获得医学院“精品班导师活动”“优秀主题团日”等荣誉,他本人也荣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班导师称号。
培养青年师资力量,实现教学持续发展
在自身取得丰硕教学成果的同时,郭晓奎教授还非常注重团队后备力量的培养,在他的努力下,团队中的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涌现出了一批70后、80后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如刘畅、王兆军、姚玉峰、何平、周与华等,荣获了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中国免疫学青年学者奖、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和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奖项。其中,刘畅在他的严格要求和指导下,延续优良传统,发挥自身特长,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基础医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和上海市教学能手称号。此外他团队中的青年教师还获得了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和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团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立足岗位,热心教育,推进医学教学改革
郭晓奎教授不但做好一名病原生物学教师的本职工作,还积极参与推动我国和我校的教育改革。他领衔执笔全国《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行业共识》,作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基础医学专业标准的制定,也参与了教育部新专业生物医学科学专业(100103T)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等文件的制定。自2015年起,作为致远学院生物医学科学方向主任,他积极参与学校卓越人才,特别是卓越医学人才的培养。自2012年起,为支撑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英文班(现在的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的教学,组建了一支优秀的Pre-medicine和FU课程英语师资队伍。同时,积极推进医学院基础医学课程改革、教学技术发展、教学理念更新以及教学基地建设和教学学术文化品牌和内涵建设,主持的“21教育讲坛”获得国内外同行肯定,领衔的基础医学器官系统课程体系(59个学分)于2017年获上海市精品课程,作为第一完成人连续三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2015年特等奖、2016年一等奖、2017年特等奖)。
郭晓奎教授几十年如一日,他热爱教学,默默无闻奉献智慧;他热爱学生,孜孜不倦耕耘心田;他热爱教育事业,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倾全部心血教书育人。
【 名师名片 】
郭晓奎,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教书育人奖一等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基础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郭晓奎教授从教三十余载,在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医学课程建设、教学学术发展和全人教育等方面均有独特建树。“病原生物学课程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与实践”获得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他所带领的病原生物学教学团队获得上海市文明班组、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称号。他本人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