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明灯"《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恢复原貌

04.02.2018  16:21

  今天的愚园路亨昌里,弄堂口新开了不少咖啡馆、花店、糖水铺。年轻人被愚园路上崭新的潮店吸引而来,鲜活的身影在一条条老弄堂、一座座老洋房中穿梭。

  90多年前,一群同样20多岁的年轻共产党人也聚集到了这里。1927年10月24日,《布尔塞维克》杂志在上海创刊,编辑部就设在愚园路亨昌里418号,即今天的愚园路1376弄34号。反动派们没有想到,在这栋西式民宅里,诞生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理论阵地和战斗机关。如今,这栋小楼已成为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向市民免费开放参观。

  2016年,陈列馆迎来了开馆以来最大规模修缮,打通了此前封闭数十年的天井,整栋楼今天恢复至90多年前的格局。2017年10月24日起,陈列馆特别举办名为“暗夜明灯”的文物史料展,纪念《布尔塞维克》创刊90周年。

   年轻共产党人的求索

  1922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在上海创刊,1927年被迫停刊。1927年八七会议后,曾负责编辑《新青年》《向导》等刊物的瞿秋白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并领导建立中共上海组织的工作。

  恢复《向导》就是其中一项。然而,担负恢复工作的郑超麟经调查后认为,恢复《向导》已无法实现。瞿秋白等中央领导经过多次商讨,决定出版一种新的中央机关报代替《向导》。

  “工人区待不下去,我们就从静安寺开始,一条一条马路走,最终找到了这里,”郑超麟后来回忆,1927年“四·一二”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位于今天上海虹口和老闸北一带的工人区不再安全,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必须迅速找到新的革命据点。于是,郑超麟和同志们将目光投向了当时被英、法两国管理的上海西区,那里不受国民党政府直接管制,华人能够在此创办报刊和出版机构。最终,郑超麟锁定了愚园路亨昌里418号一栋民宅。

  这是一栋假三层砖木结构的新式里弄住宅,占地75平方米,建筑面积224平方米。当时,小楼的邻居们都是先施公司和永安百货的雇员。每栋楼都有铜窗、壁炉、雕花楼梯和欧式阳台,但只有418号的家具异常简单朴素。房东还曾提醒郑超麟,这些过于简陋的家具实在与精致的小楼格格不入。

  但这些年轻的共产党人管不了那么多了。在白色恐怖时期,中国共产党急需一个全新的舆论宣传阵地,为正处于革命转折关头的共产党人指引方向。

  1927年10月24日,《布尔塞维克》杂志在上海正式创刊,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郑超麟组成编委会,瞿秋白担任编委会主任并主持工作,郑超麟常住编辑部。当时,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办公地也设于此。

  今天,已经成为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的编辑部旧址,在二楼的两间主卧室内完整保留了编辑部当时的办公场景。陈列馆一楼本是编辑部的客堂间,如今墙上悬挂着瞿秋白一席蓝色长衫的复制件。90多年前,瞿秋白每周必从位于福煦路(今延安中路)的住所前往编辑部,同编委们坐在简陋的桌椅前商讨选题、筛选来稿。

   杂志原件已是无价之宝

  1984年5月,《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公布为上海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编辑部旧址的开放被提上议程。

  此时,83岁高龄的郑超麟已是那段历史唯一在世的见证者。根据他的回忆,编辑部二楼的家具样式和摆放位置均得到复原,就连蓝白格子的棉布床单也尽可能找到了同款,长宁区政府则向社会公开征集了部分史料。经过4年筹备,1988年10月24日,编辑部旧址终于以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的面貌向世人开放。

  陈列馆现任馆长杨芳告诉记者,开放近30年来,展出内容历经数次更替,如今的展陈布置已是第三次更新。但她也坦言,出版刊物的史料搜集异常艰辛,可以上墙展出的展品类别也非常局限。以《布尔塞维克》杂志为例,从1927年10月创刊至1932年7月停刊的5年间,杂志共出版52期,但陈列馆并未搜集到杂志原版。幸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浦东康桥的馆藏库房内藏有杂志原件。“翻页时掉下的纸屑在工作人员眼中也是无价之宝,要用小刷子轻轻刷到密封袋中,作为珍贵的史料来研究。”杨芳说。

  令人欣喜的是,上世纪50年代,一套全部52期《布尔塞维克》杂志的影印版曾经出版。如今陈列馆中展出的杂志创刊号、尾刊以及重要文章节选均复制于此。由此,今天我们才能详细得知,原来《布尔塞维克》杂志在短短五年中曾出现过16个子栏目,包括社论、国内政治、外交问题、职工运动、农民运动、中国革命问题、党内问题、理论问题、经济与财政、妇女问题、青年问题等。

  此外,不仅杂志的五任编委主任瞿秋白、蔡和森、李立三、沈泽民和张闻天均为中央领导人,杂志的编撰群体也都大有来头。比如博古曾使用笔名“伯虎”,陈独秀曾使用笔名“撒翁”,周恩来曾使用笔名“恩来”为杂志撰文。瞿秋白在1927年10月至1928年6月不到一年间,主编了23期杂志,发表文章53篇。陈独秀则为“寸铁”栏目撰文,总计153篇。

  《布尔塞维克》作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及时提出党的革命任务与斗争策略,在土地革命时期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在1929年11月28日给中共中央的信中就曾要求中央寄送《布尔塞维克》杂志等刊物:“惟党员理论常识太低,须赶急进行教育。除请中央将党内出版物(布报,《红旗》,《列宁主义概论》,《俄国革命运动史》等,我们一点都未得到)寄来外,另请购书一批……我们望得书报如饥如渴,务请勿以事小弃置。

  然而,随着国民党邮件检查力度不断加大,《布尔塞维克》不得不开始伪装封面出版,曾先后以《少女怀春》、《新时期教授国语书》、《金贵银贱之研究》、《中国古史考》、《平民》、《经济月刊》等封面做掩护出版。1932年7月,杂志第5卷第1期以《》为伪装封面出版,成为《布尔塞维克》的绝唱。

   感受90年前同龄人的初心

  邹衡辉家住愚园路1376弄18号,距离陈列馆步行不到1分钟。他告诉记者,自己在亨昌里居住了70多年,但直到陈列馆开放后才知道,原来每天都会路过的这栋小楼曾有这样一段光荣的革命历史。

  自1988年开馆以来,陈列馆累计接待参观人数20余万人次,而随着国家对红色基因传承不断重视,仅去年1至11月,参观人数就达1.2万余人次。

  杨芳介绍,目前陈列馆已经与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展开共建联建,还身兼省吾中学、愚园路第一小学、江苏路第五小学等周边中小学固定的德育课课外教学点。与此同时,这里还是长宁区不少驻区单位重温入党誓词、学习革命传统的首选地,平均每月有3至4场团队主题活动在此举行。

  陈列馆所在的愚园路上有数不清的名人故居和革命遗迹。去年7月,江苏路街道发布了《昨天、今天,愚园路上的红色印迹》一书以及愚园路红色巡游地图,以《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为起点,人们今天可以按图索骥,一路向东找寻到包括路易·艾黎旧居、钱学森旧居、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等在内的红色地标。参与编纂此书的愚园路历史风貌街区联合党支部,也是上海首个以历史文化风貌区为单位成立的联合党组织。

  2017年适逢《布尔塞维克》创刊90周年,今年陈列馆就将迎来开馆30周年纪念。杨芳说,下一步陈列馆还将继续以编辑部旧址为起点,挖掘包括路易·艾黎旧居、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等周边区域的红色革命地标,设计出更为多元丰富的主题展览,吸引年轻白领、青年受众来陈列馆参观,让正处在人生上升期的当代中国青年亲身感受90多年前,与他们同龄的年轻共产党人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不忘初心的精神。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舒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