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本市帮助成功创业10958人
12月25日,市政府召开“重视民生、坚持惠民”新闻发布会,市人社局在会上表示,今年本市坚持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培训促进就业”为抓手,聚焦重点群体,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按时间节点顺利完成各项就业指标任务
据市人社局介绍,虽然受经济增速放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今年各项就业指标均按时间节点顺利完成,指标完成情况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截止11月底,本市新增就业岗位59.89万,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10.15万。全市帮助成功创业10958人。上述两项工作均已提前完成全年的工作目标。
截至11月底,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24.84万人,同比减少1.27万人,控制在目标范围以内。
全力推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针对创业融资、场地、能力等瓶颈问题,本市继续落实好小额贷款担保、房租补贴、创业培训、税费减免等鼓励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1-11月,全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亿元,同比增长57%;发放贴息738万元;发放创业场地补贴8705万元;组织创业培训3821人,同比增长50%;开展创业见习2036人。
目前,本市共有12个区县参与创建,通过完善差异化的扶持政策,强化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开展个性化的文化建设,不断优化区域创业氛围。本市今年着力深化“园区、校区、社区”三区联动,探索形成覆盖创业各个阶段的公共创业服务链。通过成功举办第二届上海市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各区县的创业文化季、创业嘉年华、创业梦之星等各类创业主题活动,“鼓励创业、崇尚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舆论氛围正逐步形成。
今年是第二轮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在各区县、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第二轮创业行动计划提出的“8932”工作目标都已提前完成,全市实施创业教育和培训10.6万人,目标数是8万人;12个区县参与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目标数是9个区县;三年共帮助成功创业3.2万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28.33万人,顺利完成了“帮助创业3万人、带动就业20万人”的工作目标。
着力做好“以促进就业为中心”的职业培训工作
对各类劳动者参加培训后鉴定合格或实现就业的,给予培训费补贴,今年全市参加职业培训49.07万人,其中参加补贴培训36.13万人。培训层次显著提升,中高层次培训29.3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9%。农民工培训22.44万人,其中参加等级工培训的占总量的75.4%。全市参加技能鉴定51.80万人,核发职业资格证书33.57万本。
针对中小微企业存在的有培训需求却缺乏培训能力的问题,本市专门建立了职业培训的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今年3月刚成立,已经为2000多家企业的4万多职工提供了培训服务。
依托大型企业(集团)、重点产业园区和重点院校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技能培训、考核评价、使用激励等方面开展创新探索。目前本市已建立61家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其中6家入选国家级高技能培训基地。通过技能大师、首席技师选拔,以及技能竞赛等活动,一批优秀的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本市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预计达到29%。
大力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今年,本市人社部门会同市教委、市财政出台两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政策,对于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小型微型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支持;对于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扶持。搭建高校毕业生市场化就业服务平台,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推进青年职业见习计划,积极做好各项公共就业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平稳有序。
以“请出家门,引入校门,走进厂门”为工作导向,会同团市委、市教委开展了扶持失业青年就业的“启航”计划,积极促进社区失业青年、尤其是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截至11月底,全市共举办各类启航专场招聘面试会1811场,组织招聘单位1.75万家,推出招聘岗位17.54万个,共帮助6238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
努力加大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力度
对于用人单位吸纳的就业困难人员属于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或者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补贴标准从每人每年13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6000元;属于协保人员的,补贴标准从每人每年65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8000元,积极调动用人单位在吸纳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方面的积极性。与去年同口径相比,1-11月,全市共帮助15011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其中单位吸纳就业的比例同比上升4.0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