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义务教育进入优质均衡发展新阶段

05.01.2016  10:25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城区优质学校赴郊区办分校,“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骨干校长、教师区域内流动……十二五期间,本市义务教育的一连串举措,推动全市17个区县于2014年3月一次性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督导认定,成为全国第一个整体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的省份,也标志着本市义务教育进入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阶段。

  新年伊始,记者从市教委获悉,本市将继续以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和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为重点,全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覆盖范围,作为上海义务教育内涵优质均衡发展的“双引擎”。预计到2017年,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的学校数量扩大至250所左右,覆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约25%,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则覆盖全市50%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新优质学校扩容

  大约七八年前,徐汇区斜土路街道的居民曾经为身边没有好学校苦恼。家门口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从公办转制转为公办学校以后,面临着优秀教师“出走”、生源流失和教学质量下降的困境,不少居民舍近求远,宁可带着孩子“”民办小学。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区教育局和市教科院合作,创建了“构建灵动课堂”项目,改变“满堂灌”的教学形态,鼓励孩子们讨论交流,促进老师革新教学理念。同时,学校也利用社区资源,和临近的复旦大学附属医学院等单位开展合作共建。几年下来,教科实小在全区五年级学业质量监测中,迅速上升至同类学校前列,成为全区首批区级新优质学校,流失的生源回来了。

  从本学期开始,包括该校在内,徐汇区其他18所小学和13所中学开始了集群式发展,共享经验和智慧。而这,是市教委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的缩影。本市于2011年启动“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一批学校不挑选生源,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依靠促进每一位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利益,而在老百姓中赢得“口碑”。目前,本市已汇聚近100所项目学校参与“新优质教育”实践,区县层面的新优质项目学校也扩大至120余所。

   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2014年,在第十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全国展示交流活动中,来自蒙山教育集团的学生陆晨豪凭借“可拆式烟灰缸”在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被聘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2014年8月,金山区将原蒙山中学和朱行中学进行组合,组建成立蒙山教育集团,在教研活动、考试评价、教师培训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在科技教师叶伯丘看来,小陆今天获得的成绩,集团的成立起了不少推动作用。集团不仅积极举办各种科技创新活动,还切实解决师生参加科创赛事的经费问题,极大提高了师生创新发明的积极性。

  从2014年开始,杨浦、徐汇、金山和原闸北区等4区先行全面推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试点,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明显扩充。在总结上述经验成效基础上,市教委结合本市实际制订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其中2015年各区县选择试点全面推进。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