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产值有望突破50亿元 上海已初步形成完整的专业化再制造产业链

10.11.2015  10:17


  “再制造”已成为变废为宝、挖掘“城市矿山”的重要手段。近日在沪召开的2015激光加工与智能(再)制造技术论坛上透露,今年全国再制造产值将达到500亿元,上海到今年底有望突破50亿元。

  专家表示,再制造就是让旧的机器设备重新焕发生命力的过程。它以旧机器设备为毛坯,采用专门的工艺和技术,在原有制造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新的制造,而且重新制造出的产品无论是性能还是质量,都不亚于原先的新品。而且与新品相比,再制造产品可节省成本50%、节能60%、节材70%、减少排放80%。

  再制造为何如此神奇?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张平说,再制造具有潜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机器中各部件的使用寿命不相等。以废旧发动机为例,零件一般分为可直接再利用、经过再制造加工后可再使用,以及报废再循环作为原材料使用等三部分。一台重型废旧卡车发动机零件中超过80%可有条件继续使用,价值占比超过90%。

  再制造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已超过50年。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再制造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美元,其中仅美国就超过1000亿美元。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产量和销量的第一大国,汽车、工程机械等产品保有量巨大,再制造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作为中国工业重镇,上海很早就开始探索再制造产业路径。

  临港管委会经贸办副主任俞时新告诉记者,早在2005年,临港就开始布局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引进全球领先的再制造企业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开展工程机械柴油发动机关键部件再制造业务,同时积极探索发展再制造产业的相关配套政策。

  2013年,国家相关部委先后批复同意在临港产业区建设“全国入境再利用产业检验检疫示范区”、“进口废汽车压件集中拆解利用示范园区”、“国家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示范园”。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又同意临港建设“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目前,临港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获得国家多部委批复支持的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7日,临港再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正式挂牌。同时,首家支撑再制造的激光企业上海临仕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在临港投入运营。

  上海临仕激光总经理孙俊峰说,激光技术是再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以其中的激光熔覆为例,通过利用高能密度的激光束,瞬间将被加工件废旧部件的表面微熔,同时使零件表面或与激光束同步送达的合金粉末完全熔化,就可获得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的致密覆层,由此获得的激光再制造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甚至超过新品。

  另据市经济信息化委的消息称,上海目前已初步形成专业化回收、拆解、清洗、再制造等完整再制造产业链,在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工程机械、打印耗材等领域具备了较强的技术优势和一定的产业规模,力争今年实现再制造产业年产值50亿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