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冲右突比"黑车"更甚 "黑摩的"一直打不掉原因何在
噪声刺耳拉客扰民
“突突突排气管来得个响,大半夜里也不消停!”家住新市北路的陶先生向夏令热线反映,他家路口总是有多辆黑车和“黑摩的”发出噪声,平均十来分钟就来一次。特别是盛夏里每天晚上8点以后还不消停,频繁的喇叭声、摩托车发动声此起彼伏,一直吵到半夜叫人睡不着。
家住虹口区纪念路的王女士则来电反映,晚上下班回来的路上,总会碰到主动上前搭讪的“黑摩的”司机,哪怕她明说不想坐有时也会被纠缠许久,“又不是附近没车,为什么老追着我们问?”王女士感到上下班路上十分闹心。
而此前经常坐“黑摩的”的孙小姐这两天也不坐了,出了地铁口宁愿冒着日头、飙着汗也要坚持走个一刻钟到家,“周二坐的摩的,驾驶员边开摩托车边回头问我要电话号码,说是想要和我交朋友,还越贴越近,头一次碰到这种人啊!特别是大夏天的,真要被这种骚扰吓死了!”
起步价低填补需求
“黑摩的”驾驶员到底咋想的?记者昨天下午来到3号线松滨路站,刚下站口楼梯迎面就有三辆摩的缓缓驶来,只听最前面的大个子热情招呼:“朋友,去哪啊?我送你!”于是,记者乘着他生意空,就以等人为由开始“闲聊”。“谁说这里没整顿过‘黑车’‘黑摩的’啊,不光是我吧,好几个这里拉活的,都被没收过摩托车。”“我一外地的来上海打工也不稳定,这段时间天热又找不到事做,在家还不如在桥底下拉活,又凉快又能赚一个钱是一个钱。”摩的老张告诉记者,三公里内一律10元,这就是他们的起步价,比出租车和黑车都便宜,这里就有需求。
以往,一般“黑车”“黑摩的”聚集地,多为交通并不发达的城乡结合部,因为当地的配套设施还没来得及跟上,难免就会被“黑车”“黑摩的”占据交通空白。但记者调查发现,其实沪上还有不少地方尽管交通配套已经基本完善,但“黑摩的”依然有市场。比如:像轨交3号线淞滨路站这样的交通枢纽附近,附近的公交车站离站口也就200多米远;而像轨交3号、4号和13号线交集的金沙江路地铁口,附近还有67、69、136路等十几条公交线路可换乘,交通配套不可谓不齐全。不过,三伏天的确把“最后一公里”距离变得闷热而冗长,这就给了有“黑车”“黑摩的”以市场机会。
隐患重重贪小失大
近年来沪市对“黑车”和“黑摩的”的打击力度不小,执法也越来越严。不过,来自法院系统的数据显示:在近年来受理的涉“黑”交通事故中,受害人赢了官司却难以得到赔偿的现象越来越多。由于“黑车”和“黑摩的”通常涉嫌牌证违法、没有机动车保险,事发后又经常出现肇事逃逸等现象,所以不仅给交通执法带来难度,索赔也很难落实。法官建议,市民千万别贪图方便而搭乘“黑车”,因为其背后的法律风险,很可能远远大于搭乘正规出租车的资费差额。
实际上,“黑摩的”虽有市场需求,但既影响市容又引发扰民,与上海的城市发展背道而驰已毋庸置疑,但根治难无外乎三点:一是从业者多为困难群体,取缔后面临生计问题;二是大多数乘客贪图“黑摩的”便利,不配合取证;三是车主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躲避执法——这些原因都让“黑摩的”在申城比“黑车”左冲右突得更甚。
便利考题
对非法客运而言,克隆车、黑车之后,接下去“黑摩的”会成为整治重点。
整治“黑摩的”的难度在于,不能让“黑摩的”生存下去,但同时,必须疏导“黑摩的”这个行业所填补的一部分出行需求和城市边缘人群的生存需求。
换句话说,“黑摩的”是对政府部门提出的一个考题。不能光考虑完善公交配套,还要考虑人性化细节的设置(如候车厅)及乘客的感受。不妨自问一个问题,“黑摩的”带给乘客的感受和便利,为什么“白交通”做不到?
此外,考虑到绝大多数乘客比较微妙的心态,整治“黑摩的”也不能单纯靠举报,必须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启用新的发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