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教师26年收留照顾53名留守儿童 工资仅200元
邵海霞老师在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在盐城滨海港经济区,很多劳力外出打工,他们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有的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有的只好寄宿在学校,长期缺少父母关爱。邵海霞是滨海港经济区第二中心小学一名普通老师,她看到学校里那些无人照顾的留守贫困孩子,就将他们接到自己家里住,并无偿为他们辅导功课,给他们洗衣做饭。26年来,邵海霞先后收留帮助过53名留守孩子,大家都喊她“邵妈妈”。
吃“百家饭”感恩回报社会
邵海霞出生于1972年,当她6岁时,父母就因意外相继去世,从此她和哥哥姐姐们相依为命。“哥哥姐姐们有时去田里劳动,我一个人在家,都是邻居们照顾我,煮饭给我吃。”邵海霞说,自己小时候吃过村里每户人家的饭,没有父老乡亲的帮助,也就没有她今天。
“生活的艰辛没有让我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反而让我学会了感恩。”由于家庭贫困,15岁的邵海霞初中毕业后就回村里当了代课教师。从工作第二年开始,她就开始资助孤儿。
1995年邵海霞通过努力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家乡,成了一名正式老师。
滨海港经济区第二中心小学负责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邵老师心肠很好,不光是自己班级,其他班级有需要照顾的留守学生,只要被她知道,她总是“带孩子回家,帮孩子洗衣做饭,还辅导功课。”
200元工资还收留5个孩子
邵海霞说:“村里不少年轻父母外出打工赚钱,将孩子留给老人,甚至留给街坊邻居。”
虽然邵海霞的课几乎每天都排得满满的,她既是班主任,又是语文、音乐、思想品德、综合等科目老师,教学任务繁重。可看到父老乡亲们的孩子没有依靠,邵海霞觉得很不忍心,“作为一名在家乡从教的教师,我认为我有条件、有能力、也有责任照顾乡亲们的孩子。”
刚结婚时,邵海霞自己生活也很艰苦,一个月只有200元工资,可她还是在家里收留、帮助贫困孩子。
“记得是2004年,丈夫说再这样下去,他就不回来了。”邵海霞回忆说,那年丈夫下岗,自己身体又不好,女儿还要读书,当时家中还借宿了5个孩子,一个月仅靠自己200元工资生活,那是过得最艰难的一年。面对丈夫的责备和生活的巨大压力,邵海霞并没有动摇,她省吃俭用,患上了严重贫血。
工作重心就是学校和学生
2012年的一个冬夜,几个孩子睡在邵海霞简陋的40平方米的宿舍里,她像往日一样,给孩子们一一盖上被蹬掉的被子,当她走到学生高明晨面前时,发现孩子还没有入睡。
“高明晨,怎么了?”邵海霞伸手去摸高明晨的额头,“呀,不好,发热了。”她二话没说,赶紧穿上外套,用棉被裹着高明晨,将他抱上了三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