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工以国际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为切入点深化学校教育综合改革

03.05.2015  18:33
      《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中明确提出,支持高校参加国际专业教育认证,参照国际质量标准加强专业建设。作为沪上较早成体系、成规模、集约化引进海外一流大学优质教育资源的高校和中外合作办学的试验区,上海理工大学始终坚持将高等教育国际化融入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工程师,探索形成一批具有工程教育改革示范效应的试点专业和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

一是积极开展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重与国际接轨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针对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关注的如何将国际第三方独立权威认证机构引入国内并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的问题,学校从提高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出发,逐步在工科主要专业领域扩大认证范围,并积极采用国际化标准,分别从工程教育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办学条件支撑度、质量监控保障度和学生用户满意度“五个维度”,全面引领和推动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013年至今,学校在中德合作办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三个专业率先通过德国ASSIN认证后,本土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也顺利通过ASIIN认证,并取得欧洲工程教育认证联盟(ENAEE)的欧洲工程师教育认证(EUR-ACE)。

二是借鉴国际工程教育标准改造专业结构,卓越工程教育计划专业先行先试。 近几年,学校不断深化“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积极借鉴国际工程教育标准改造专业结构,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做了大量有益尝试。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试点小班模块化教学,将专业课程、师资分配到4-5个大模块中,各模块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课堂讨论,课堂练习,实验教学、参观访问和创新实验等原则上在每周固定的一天内完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全套引进美国匹兹堡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原版教材,开设了包括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等在内的15门英文课程,以教授团队为单元,建立了英文课程教学团队,实施英文课程全小班教学。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对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本着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标,重新制定本科培养计划,采取“3+1”的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套与国际认证接轨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是筹建区域工程教育国际认证联盟,率先探索建立卓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制。 学校本着机制创新是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力量源泉,质量监控是提升教育质量的系统保障,校际联盟是拓展教育内涵的重要渠道等原则,率先在全国工程教育中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为各方认同的卓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制。成立“USST-ASIIN中欧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学校和德国ASIIN认证机构联合举办“中国高等教育理工类专业国际认证中德研讨会”,成立“USST-ASIIN中欧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旨在主动对接国际第三方独立权威认证机构的基础上,凝聚中外专家智慧,建立一个具有国际可比性的质量保障体系。筹建上海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联盟。学校在市教委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借鉴德国工程教育等国际标准和基于期望价值理论的工程教育研究新成果,筹建上海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联盟,力争在欧洲工程教育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建设国际互认的工程教育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