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儿工委公布“上海公共场所男女厕位比调查结果”
公共场所女厕所前“排长龙”的现象有没有得到缓解?记者今天从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获悉,地铁站点男女厕位比不达标率相当高,不过今后有望好转。
上海已建成环卫公厕2700座和社会公厕3000座。去年10月至12月,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对“上海公共场所男女厕位比推进工作”展开调查。
地铁站女厕所太少
在随机抽查的42个地铁站点中,女厕位总量为192个,不含小便器的男厕位总量为137个,男女厕位比是1:1.4,最高比是1:2.3,最低比是1:0.6;含小便器的男厕位总量为279个,男女厕位比是1:0.69,最高比是1:1,最低比是1:0.33。
市妇儿工委介绍,按照2007年版“标准”规定,轨交地铁站公厕属于其他区域场所,应按照不含小便器男女厕位比1:1标准计算。按此标准计算,那么上海地铁站点公厕男女厕位比未达标的占42.86%。如果即将出台的“标准”不含小便器的男女厕位比标准为1:1.5,则本次调查中未达标的公厕数量占总体的73.81%。
但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的情况是,对于地铁车站公共厕所男女厕位设置,《地铁设计规范》(GB51057-2013)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DGJ08-109-2004)都没有具体规定。申通集团在2010年编制发布的《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标准(暂行)》中将车站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细化为1:1.5。在新一轮项目建设中,申通集团正研究进一步优化地铁车站厕位设置要求——设置位置优化为站台层,男女厕位比提高至1:2.5。每个车站设置无障碍专用厕所,并结合无障碍厕所设置1个儿童坐便器、1个儿童洗手盆及1个婴儿护理板,满足父母陪同孩子、家属陪同老人及特殊群体的使用需求。
学校改建试点中
长宁区、虹口区率先承接了2015年市妇儿工委新增实事项目——学校男女厕位比改建试点。虹口区教育局挑选了复兴高级中学和继光高级中学作为首批试点学校。8月,新建的复兴高级中学校区根据该校学生人数重新规划新校舍,使每6个女生有1个厕位,男女厕位比调整至1:2.1。
继光高级中学在两幢教学楼分别增设20个女厕位,将男女厕位比从1:2和1:1.3增至1:2.7和1:2。
长宁区挑选了需要改建的愚园路第一小学及正在新建的姚连生中学和复旦西校作为首批试点学校。愚园路第一小学增设20个女厕位,将男女厕位比从1:2增至1:3.1。姚连生中学和复旦西校也按照男女厕位比1:2.5的比例修改设计图纸,2015年底完成新校建设工作。
去年12月底,市妇儿工委将“根据实际人流量,细化、增加不同类型公共场所女厕位数量或比例,加大对环卫公厕和社会公厕男女厕位比的审核和监管力度,有计划地推进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改建工作,根据家庭照护需求增设第三卫生间”写入上海妇女儿童“十三五”规划。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