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高校党外青年教师走进“统战学堂”[图]

27.09.2016  15:40

最近,统战培训搞得火热。  

不久前,来自31个省区市的50位高校青年教师走进位于北京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走进了中央统战部“第一期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理论研究班”的课堂,从教师变成学员,开始了为期11天的学习生活。高校青年教师为啥和统战部打上了交道?来了都学什么?能有些什么收获?让统战新语(ID:tongzhanxinyu)小编带您一探究竟。  

来者何人?

能进同一个班,总会有些“共同特征”。小编翻阅了这个班的学员资料,直观感受就是3个关键词,“党外”“青年”“才俊”,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是“党外”。50位学员都未加入任何党派。    

二是“青年”。50位学员平均年龄40.8岁,最大的不过45岁,最年轻的只有34岁。班上一共5位“80后”,有的早(ju)在(ran)28岁时就当上特聘教授了。听了这个小编只能感慨,还好自己当年没有这样的邻居、同学,不然让妈妈知道了,肯定影响成长幸福指数啊。    

三是“才俊”。50位学员,清一色的博士,其中33位有海外留学经历;清一色的教授,有的还是所在院系的院长(主任)、副院长(副主任);清一色的教学科研骨干,这个班不缺“大牛”,班上已经有好几位“杰青”“青千”,多数学员都主持有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过许多省部级奖励。不吹不黑,是个妥妥的“高知班”。    

有句话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说了半天不见真人也不行啊!直接上“班委6人组”:    

耿涌——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计划结题优秀,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周年巡礼”。    

仲盛——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首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入选“十二五”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青年教师奖(NSF Career Award)。    

陈文光——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员,青海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陈焕文——江西省政协委员,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江西五四奖章,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朱天民——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东影——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为何办班?

那么,各地高校里的青年才俊,为啥相会在北京呢?换句话说,举办这个班的意义何在?小编揣摩,至少有两大因素:    

——高校统战工作、特别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很重要。在去年5月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将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意义提升到一个新高度。高校人才荟萃、党外知识分子集中,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传统领域,也是统一战线各领域代表人物的重要来源。《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规定,要发挥高校培养和选拔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基地作用。去年11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又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在《条例》和这两次会议的“加持”下,各地高校统战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举办各类培训班、理论研究班,是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形式。小编之前专文介绍过,今年6月,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党组联合举办了“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部属高校党委分管统战工作负责同志培训班”,培训了在高校统战工作中负有领导职责的“关键少数”。而专门给高校里的青年党外知识分子举办理论研究班,这还是头一回,也是一种工作上的创新与尝试,意义至少有四:践行中央有关精神,团结引导党外知识分子;为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提供一个集体学习的机会,提高理论素质,增强政治把握能力;密切与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联系,广交深交党外朋友;了解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了解高校统战工作开展情况,收集反映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意见建议。    

学些什么?收获如何?

一提到“学理论”,有的小伙伴可能就会“心生寒意”,觉得“枯燥无趣”。有学员私下相告,来之前,并不清楚这是怎样的一个班,期望值不高,心里甚至是有一些忐忑的。这次来学习的青年教师都是学术骨干,时间宝贵,坦率地说,如果他们觉得没啥收获,组织者也会自觉“罪莫大焉”。怎么破?其实,理论课并不必然沉闷乏味,理论研究班的课程设计、日程安排也很有讲究,在这方面,组织者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其一,是选好课程,配强教员。在课程设计上,将理论学习与形势报告结合起来,不仅讲解介绍统一战线基础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还安排有宏观经济、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国防外交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让学员们多维度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深入理解相关理论政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此外,考虑学员的现实需求,安排了如“压力与身心健康”、“党外人士健康成长”等课程。在教员邀请上,组织者根据专题,请来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名家,为这些自己也是本校“名师”的学员登台授课,既能“hold住场”,也得到了学员们的充分认可。许多学员反馈,参加这次学习,“感受多,受益大,超预期”,“接连享受精神层面的‘饕餮大餐’”,“较全面地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其二,是丰富形式,加强互动。作为理论研究班,知识的分享、思想的交流不是单向的,几乎每节课后,都有教员和学员问答互动的环节。此外,研究班还安排了两次分组讨论,一次学员论坛,一次学员交流,给每位学员以表达和展示的空间,也增进了学员间、工作人员和学员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学员论坛上,5位学员登台主讲,有的分享自己做学问、搞研究的心得体会,有的围绕专长领域,分享大家感兴趣的专业知识:能源结构与气候变化、国学与传统文化、古诗词吟唱、健康与养生……一回到熟悉的讲台,他们就成了互动高手,台上台下,歌声、朗诵声、笑声一片,好不热闹。    

为了巩固理论学习成果,在中央社院完成为期一周的集中学习后,研究班最后几天的行程是赴陕西延安进行现场教学,宝塔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众多革命旧址都留下了学员们的足迹。中共中央在延安的13年,统一战线在理论上、实践中都从青涩走向成熟。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和力量,领导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抚今追昔,学员们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的认识,也更加珍惜今日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有幸参观了党中央机关办公和领导同志居住的旧址,身临其境地接受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想到当年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我们无不为之感到震撼。”    

共产党从刚成立时的几十个人,到带领人民取得全国解放,不容易,很伟大!如果我们还能像先辈那样,同心同德、信念坚定、谦虚认真、踏实工作,则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为期不远。”    

………………    

不仅理论上满载而归,经过11天的共同学习交流,大家也建立了宝贵的同窗情谊。空口无凭,有诗为证:    

悠悠延安道,株株枣树旁。    

与君相见欢,怎知别离肠。    

丈夫岂无泪,不为别举觞。    

天明登前途,来日共春光。    

来源: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微信号“统战新语(tongzhanxinyu)”   2016.09.22    

原文: 高校党外青年教师走进“统战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