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首家文明垂钓基地揭牌
崇明四面环水,岛内大小河流众多,生态环境良好,对于垂钓爱好者而言,这里就是天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海钓友选择来到崇明,边呼吸岛上的新鲜空气,边享受休闲垂钓的乐趣。日前,崇明又添一处供钓友们选择的垂钓好去处,位于向化镇的上海崇明锦佰垂钓俱乐部正式揭牌开业。锦佰垂钓俱乐部是岛上首家倡导“文明垂钓”理念的垂钓基地,这里也成为向化镇又一处休闲度假新地标。
百名垂钓高手齐聚崇明
9月25日上午,锦佰垂钓俱乐部正式揭牌开业。这个位于向化镇的垂钓基地占地约500亩,分三期建成。目前已完成一期项目建设,用地近80亩。一期建成项目包括2个混养鱼塘、1个竞技钓鱼塘和1个钓蟹塘。俱乐部全部项目将于2017年8月完工。
揭牌当天,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首届崇明休闲体育大会2016“光明荷斯坦健康杯”老年人钓鱼比赛在锦佰垂钓俱乐部举行。上午9时,选手们来到比赛场地——一个长140米、宽42米的混养塘,各自选好钓点落位。在裁判员的指挥下,选手们进行着调漂、打窝等下钩前的准备工作。9时30分,选手们同时进行下钩,也宣告钓鱼比赛正式开始。开赛不到10分钟就有选手拔得头筹——一条约六七斤重的青鱼,很快,又有一些选手有所斩获。精彩的比赛让观众们连呼过瘾。
本次比赛分上午和下午两场进行,吸引了来自上海的近百名老年垂钓爱好者。来自浦东的选手张志明说,4年前他开始与钓友相约到崇明野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他前来的重要原因,“崇明的水质好,河里的鱼类资源丰富,垂钓环境也静谧安逸,我特别享受在这里的休闲时光。”
“文明垂钓”成崇明新风尚
远离喧嚣的城市,随处可觅得僻静钓点,当下,崇明已成为越来越多上海乃至江苏等附近省市钓友垂钓的首选之地。驱车于崇明乡间,时常可见垂钓者犹如“姜太公”一般栖身于清清河道旁。有的钓友还特意在农村租下几间民居,方便长期来此垂钓。
当一些钓友来到崇明,享受悠然自得的休闲垂钓时光时,却也有一些垂钓者为了贪图方便和利益,用毒鱼饵毒鱼,用电“麻”鱼,在河道里张网捕鱼,还有些人将垂钓中产生的垃圾随意弃置于河道内或沿岸护坡。这些行为既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繁育。
“保护好鱼儿的生存环境是每一名垂钓者应尽的义务。”锦佰垂钓俱乐部负责人茅志昌介绍,俱乐部从建立伊始便提出了“文明垂钓”的理念,并发出倡议书,希望广大钓友不论是野钓还是塘钓,都能做到钓大放小,坚决不使用有倒刺鱼钩和有毒或污染水质的鱼饵,主动清理垃圾不破坏生态环境,“文明垂钓应该成为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钓大放小,心情更好”、“水是生命之源,爱护环境,请保护水资源”……步入“锦佰”基地,文明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时刻提醒着大家要做一名文明的垂钓者。在俱乐部内,还设有一处吟诗摸鱼区。据介绍,区域内尚在建设的摸鱼塘未来将主打“亲子牌”,孩子们能与父母一同体验下水捕鱼的乐趣。在鱼塘边,还有一排宣传栏,上面刻着多首有关垂钓的著名诗词,向孩子和家长传递着古人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营造了良好的文明垂钓氛围。
“乐游向化”很精彩
锦佰垂钓俱乐部打造崇明首家文明垂钓基地,离不开向化镇党政领导的支持。近年来,向化镇左拥“文化”右抱“农业”,依托紧邻上海长江大桥下桥口的区位优势,紧跟崇明生态文明建设大方向,着力打造多旅融合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景点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继崛起,成为吸引市民前来的亮点。
崇明灶花,是流传于崇明民间,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民间草根艺术,被列入上海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随着天然气、液化气的普及,农村土灶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灶花也淡出人们视线,难觅踪影。不过,在向化镇的灶文化博物馆里,这一“遗失的美景”再次与世人见面。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里,被灶花装点得分外雅致。灶神传说、灶具荟萃、灶花集锦、灶台美食四大展厅,让游客对崇明的灶文化有一个全面了解。位于陈海公路、向化公路交界处的灶花堂,则是“灶花文化”的又一衍生物,游客来此,既能赏灶花,品农家美食,还能买到各种以灶花为题材的旅游纪念品。
与草根文化“灶花文化”不同,以“水仙文化”为代表的高雅文化也是向化镇的一大特色。崇明水仙又名“玉玲珑”,花葶挺、花形美、花香浓,有着500多年栽培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一度与漳州水仙齐名,享誉全国。在向化镇,上海崇明百叶水仙花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因种植水仙花声名鹊起。在合作社负责人施克松的努力下,崇明水仙走上了复兴之路,再次迎来“绽放”。对于爱花之人,这是一处值得一去的景点。
“文化之镇”拥有的不仅是静态之美,同样也能让游客乐翻天。位于米新村的享农果蔬专业合作社里,种植着众多“新、奇、特”果蔬农产品。在这里,市民既能认养认种,当起小农场主,还能参与合作社举办的迷你蔬菜节、农耕文化节等互动体验活动。同在米新村,目前一座投资数千万元的开心农场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未来这里将成为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市民休闲度假地。
通讯员 朱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