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杀出一条绿色农业的血路 闯出一条生态经济的新路

29.05.2018  17:20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落实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本报自今日起推出《区农委主任谈乡村振兴战略》专栏,围绕沪郊各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交流各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设想和做法。力求挖掘、总结出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做法和案例,推进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健康发展。

□崇明区委农办、区农委主任 宋学梅

崇明是上海最大的农村地区,拥有全市1/4的林地、1/3的基本农田,拥有全市最多的农村和最多的农业人口,是上海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也是上海重要的“菜篮子”、“米袋子”。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崇明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寄予厚望,提出崇明应“杀出一条绿色农业的血路,闯出一条生态经济的新路”。我们将牢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重大机遇,坚定“13555”的农业发展方向,打响都市绿色农业发展的购物品牌、制造品牌、文化品牌、服务品牌。

探索优质农产品

品牌整合监管

在4月4日的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战略大会上,市委书记李强指出,“崇明空气好,污染少,农产品质量好,但市面上说得出、叫得响的崇明农业品牌不多”。我们深知“米香、菜香,也怕巷子深”。近年来,我区加快探索崇明地产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整合和监管,崇明农产品开始从“田间地头”搭乘物流冷链,走进城市商超,走入市民家中。

2017年,我区率先在稻米产业寻求突破,推动从“售谷”到“售米”的转型升级,对接“盒马生鲜”、“天天果园”、华联超市等“线上+线下”渠道开展营销。今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李强书记来到崇明,提出了“不用化肥而用有机肥”的农业发展新方向,我区主动对标世界最高标准,在全区划定5家约1万亩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实施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的“两无化”生产模式,制定了“两无化”生产的崇明标准。在种源准备、环境测试、生产指导、技术培训、智慧农业、品质鉴定等方面实现全流程管控和开放式监督,并与高端电子商务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发展订单农业,提升“崇明大米”区域公共品牌的推广度和知名度。

以“崇明大米”为起点,我区也在通过保种育种、种养技术提升等手段,促成崇明清水蟹、白山羊、翠冠梨、优质柑桔等一大批重点特色品种的品质提升。以产业辐射度、品牌带动力、市场美誉度为指标,着力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特色、有文化的“崇明”地域标识区域公共品牌,建立绿色农产品联盟,让高品质、高附加值成为崇明农产品的品牌名片。

树立全域

全生态发展理念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点透了崇明生态本底优势的弥足珍贵。崇明农业的发展,建立在丰厚的“水土林气”的资源禀赋之上,“绿色”是我们不变的底色,“生态”是我们根本的标准,崇明广袤的土地将成为上海绿色农业制造品牌的“车间”。

目前,崇明成功跻身全国40个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建地区。按照“共抓大保护”的工作要求,我们将树立全域全生态发展理念,开展先行先试。推动绿色食品全覆盖,推广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年内实现认证率70%,2020年目标达到90%;推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覆盖,推行适合崇明实际的秸秆燃料化、饲料化、肥料化等循环利用模式,建立完善的收集、处置终端体系;推动绿色投入品管控,制定并落实高于国家标准的绿色农药目录清单,投建统一标准的绿色投入品门店,依托智慧管控平台加强流向追溯,为进一步推广“两无化”生产种植打下基础。让绿色成为我们打响崇明制造品牌的“底色”,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一系列崇明案例。

盘活农村“沉睡资源

推动六次产业发展

崇明的建设要兼具“中国元素、江南韵味和海岛特色”,这是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要求,也是崇明乡村1400年发展魅力的文化积累和历史沉淀。

崇明拥有全市最多的农村,村落间“百花齐放,百舸争流”是我们最美的期待。为此,我区组织开展了崇明“最美乡村”和“最美生态廊道”设计大赛,集中政策、智力优质资源,挖掘提炼崇明乡村的个性化元素和共性特点,打造一批产业特色明显、文化内涵丰富的美丽乡村“升级版”。创新美丽乡村建设延伸入户形式,打造以菜园、果园、花园为主的农村“小三园”共享经济生态系统,建成乡村生态、景观、产业、文化互融互通的“共享村庄”。

在港西镇北双村和竖新镇仙桥村,我们结合“两区两带一园”的建设规划,实施三产融合提升改造工程,依托现有的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社,把民宿文化、农业体验作为打造重点,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建设两个具有辐射效应的创意民宿文化村和农业带。其中,在北双村探索建成凸显崇明乡村特色的宅前屋后廊道景观,挖掘提炼崇明在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综合帮扶等方面的特点和特色,打造具有创新理念、区域特色的崇明乡村振兴展示模式。

我区还充分挖掘农业非传统功能,加快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特有农业优势资源与旅游、文化、体育、教育等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引导以庙镇香朵开心农场、三星镇“海棠花溪”生态廊道等为代表的生态绿道、生态廊道、生态水系、开心农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多旅融合项目建设,推动六次产业发展。

让“乡愁记忆

化作农业人发展的实践动力

店小二”的服务态度,是崇明人发展农业始终不变的情怀。它不仅代表了各级党委、支部书记抓好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念,也承载着农业发展振兴,引优培强,致富带头的决心,和无数人的乡愁记忆。

1月6日,我区携手市农委成功举办农业招商推介会,在全市首次推出5万亩规模优质土地邀请世界级选手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目前已完成了三批37个项目的区级评审,其中20个项目已完成意向落地。同时,与正大、恒大、山东寿光等知名企业洽谈合作,引入先进的经营发展模式。以此为基础,我们将全力做好经营主体引进培育的各项配套服务工作,让“乡愁记忆”化作新崇明农业人发展的实践动力。

目前,我们正研究启动农业、农田、道路和乡村规划布局的提升,以“第十届中国花博会”成功申办为契机,加强花卉产业布局的规划。正在筹划建设具有统一崇明特色风格的装配式农业用地设施,从源头上规范设施用地管理,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我们出台了《扶持崇明绿色农业加快发展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构建农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建立了农业重点工作督查推进机制,制定了“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目录式的发展目标和计划。

崇明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在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进程中,要敢于直面不容忽视的问题,满怀突破创新的发展自信,减少因循守旧的路径依赖。可以看到,我们的发展过程依然充满挑战的,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发展的机遇也是千载难逢的,我们要珍惜这样的机遇,顺势而为、奋勇前行。

未来,崇明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定不移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把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良好势头转化为优势项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良好成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金句

●米香、菜香,也怕巷子深,要率先培育一批市面上说得出、叫得响的崇明农业品牌。

●崇明要成为上海绿色农业制造的品牌“车间”。

●崇明要打造生态、景观、产业、文化互融互通的公共共享村庄。

●要把生态岛发展机遇转化为绿色农业发展的优势项目。

崇明2035总规获批
  市政府批复同意了《上海市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奉贤 加快实施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战略
□奉贤区委农办、区农委主任 陈建平 【目标】农业委员会
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建议征集公告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委员会
崇明区区长接受专访:崇明将为上海增添最鲜亮生态特色
据崇明区消息:崇明是上海重要的生态屏障,农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