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上海“桃姐”:她照顾90岁独居老人并送终

11.08.2017  19:36

  到现在,52岁的汪新华不时还会恍惚。她时常捧着一张“全家福”照片,细细端详。

  那是去年的除夕夜,一大家人围坐圆桌前,热闹地吃着年夜饭。一位90多岁的老人咧着嘴,笑得格外开心。

  “老爸已经走了。”没说几句,汪新华就哽咽了。

  确切地说,他们并不是一家人。汪新华口中的“老爸”,其实是一位独居老人,而汪新华的身份是一名保姆。

  老人是今年过年去世的。汪新华收拾东西搬家,老人子女说:“阿姨,没关系,房子你就住着吧。”思索良久,她说,“我把租金付给你们。

  “我们不要,你就住着。”“你们不收钱,我就不住了”……

  耐不住汪新华这股劲,老人子女只好同意,“阿姨,如果房子不拆迁,你只管住下去。

   带着同情心接下这份工作

  汪新华是安徽淮南人,来沪14年,她做过钟点工、企业食堂厨师。

  两年前,她踏进七宝老街的宛心家政服务公司。在家政公司联系下,她走入李老先生的家,起初只是一个烧饭阿姨。老先生不愿和子女住,虽然90多岁了,身子骨还算硬朗,能做些简单的家务活。汪新华在台湾的小公司做过厨师,会烧台湾菜,和上海菜口味差不多。

  2015年夏天,第一次见面。李老先生话并不多,他不挑剔,汪新华烧什么菜,他吃什么。每天,她买好菜,中午11点到,下午1点离开。

  没去几次,汪新华注意到,老人每次吃完饭,鼻涕口水和菜汁流了一身,总把衣服弄脏。她去商店买了个婴儿用的小围兜,系在老人脖子上。用完餐,老人的衣服保持得干干净净。

  没过多久,老人的女儿对她说,“阿姨,不如来住家吧,我们放心些。”对于这个请求,汪新华吃不准,能胜任这份工作吗?那一个月,她每天和老人接触几小时,看着老人孤独的身影,她有些不忍心。

  “汪阿姨心肠好,她其实是带着同情心接下这份工作。”宛心家政负责人周东秀说。

  住家后,汪新华发现,老人的生活很规律。每天早晨四五点起来锻炼,白天不时打盹,晚上八九点睡觉。平时,他喜欢在家种种花,看看报。他家的电视机,常年开着新闻频道。老人不看电视剧,每天要听京剧沪剧。

  汪新华买了个泡脚盆,每天烧水,让老人泡泡脚。每次泡半小时,老人眯着眼睛,很享受的样子。每次泡完,他都要说:“舒服舒服。

  汪新华上街淘了个可看视频的收音机,在网上下载了许多戏剧节目,插上内存卡,喜欢看戏剧的老先生随时可以看。

  平时闲聊,老先生得知汪新华的丈夫也在上海。他对她说,“小汪,让你爱人也住过来吧,这样你们就不用分开了。

  回家后,汪新华和丈夫说了这件事。丈夫当时就反对:“那多不方便。再说了,我们不能占老人家的便宜。”“老先生是一片好心,替我们考虑,节省房租。”汪新华提议:“每个月的菜钱我们出。

  汪新华的丈夫在一家水厂打零工,做一休一。她继续对丈夫说,“你一周一半时间在家,帮忙照看老先生,他洗澡万一有什么事,也好帮忙。

  其实,还有一个细节汪新华并没说。从钟点工到住家保姆,她的酬劳仍然是一个月3500元。她并不在意这个。

汪新华与丈夫和老人在家中合影

  “我本来是去照顾老人的,老先生却一直替我考虑。”丈夫住进来后,汪新华的心态发生了一些改变。她对老先生充满了感恩之情。

   看到他,就想起自己的父亲

  汪新华和丈夫喜欢吃辣,自从和老先生住在一起,他们改了口味,戒了辣椒。煮饭时,总是多放些水,让米饭软糯些。

  每天,汪新华都为老人搭配调节饮食,荤素均衡。水果切成一小片一小片,不断变换品种。

  老先生对她说,以前洗澡时不小心摔过跤。她立刻叫丈夫上街买个扶手,安装在浴室墙上。敲钉子时,老人在一旁笑眯眯地说:“这下不会摔了。

  老人洗澡时,每隔几分钟,她和丈夫都会喊一喊,得到从浴室传来的回应,他们才算放心。“就怕洗澡时间长了,老人有什么闪失。

  中午,汪新华准备午餐,摘着菜叶。老人拿着一张照片,看了很久。那是他和妻子年轻时的合影,两人亲昵地头靠头,笑得像花儿一样,“她走了那么多年,还是挺想她。

  “我和她一见钟情。”老人告诉汪新华,他们认识的第三天就领了结婚证,几十年恩恩爱爱。妻子生病那几年,老先生买了个背带,80多岁的他背着同样80多岁的她,下楼晒太阳,看七宝老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走来走去。

  “现在这个背带没用了,可以扔咯。”老人说完,汪新华就放下菜叶,对着老人说,“别扔,以后说不定我可以用它背着你下去。”两个人看了看对方,笑了起来。

  老人年轻时爱跳交谊舞,汪新华带着他散步,看一群人跳广场舞。兴致来了,老人也会和汪新华跳一曲交谊舞。

  虽然90多岁,李老先生爱串门。一次,汪新华陪他去徐家汇的老友家,老友们都问:“她是谁呀?”李老先生想都没想:“我干女儿。”“你可以改口叫老爸了。”在老人们的注视下,汪新华第一次对着老先生喊了一声“老爸!”“唉!”老先生开心地回应。

  “看到他,就想到自己的父亲。”汪新华说。

老人与汪新华的孙辈合影

  汪新华的几个孩子都在上海打工,每次旅游回来,不忘给新外公捎一条他最爱的香烟。去年过年,汪新华一家三代人没回老家,陪着老先生在上海吃了一顿团圆饭。汪新华烧了老人最爱吃的红烧肉和豆腐虾仁。

  在汪新华的家庭,老人享受到另一种“天伦之乐”。

   老爸,你走了怎么都没留一句话给我

  今年春节前的一天,老人不到5点就醒了。“老爸,你怎么了?”汪新华听见动静,迅速爬了起来。“我胸口有些不舒服,去家附近的医院看看,你睡你的觉。”老人说着就要出门。汪新华赶紧披了件外套,陪老人出门。

  汪新华带着老人去了六院,挂急诊、验血,拍片子,最后医生诊断为肾功能衰竭。“大姐,老爸要住院了。”她赶紧给老先生的女儿打电话。这才知道,老人的女儿刚动完手术,正在休息。

  就在这时,老家来电话了。“新华啊,你妈心脏病又犯了,要住院,你回来一趟吧。”“上海的老爸也住院了,您别急,我来安排。”挂下电话,汪新华就和同在上海的妹妹说,“你先回去照顾妈妈,这边安顿好我就过来。

  从年前到除夕,汪新华就这样陪着老人,住在医院,一住就是二十天。一张躺椅,成了她休息和睡觉的地方。冬天,急诊室住院处很冷,披了棉衣,汪新华仍瑟瑟发抖。夜里,她总要醒来好几回,摸摸老人的手冷不冷。

  “汪阿姨,我来替你吧。”当老先生的女儿给她打电话时,她说,“你的身体也要养着,我再照顾一段时间,不行了你再顶上。

  不久后,老家的电话又来了。“兄弟姐妹几个都回了,就差你了。”挂下电话,汪新华握着李老先生的手说,“老爸,我的母亲也病了,我要回去一趟,你好好养病,等我回来。

  回老家一周多,汪新华的母亲病情稳定了,对她说,“你回去照顾上海的老人吧,家这边还有你那么多姐妹在,不用担心。

  元宵节前两天,汪新华又踏上了回沪的列车。回来前她知道,李老先生的病情暂时稳定,出院回家了。这些天,老先生的女儿请了个临时的住家保姆,知道她这天回来,一早就走了。

  晚上,回到老先生的家,她推开大门,看见老人坐在轮椅上,歪着头望着窗外,一个瘦小又孤独的背影。汪新华的眼泪立刻流了出来,她扔下行李,奔向他,“老爸,我回来了,你怎么瘦成这样了。”老先生有些激动:“你终于回来了。

  汪新华从老家带了土鸡蛋,给他做鸡蛋拌面。老人的身体状况并不好,努力吃了几口,他无力地说:“吃不下了。”她又给老人泡了杯热牛奶。

  第二天一早,见老人状态不好,汪新华拨了120急救电话,把老人送去医院。老人意识很清醒,出门前拿了几千元,让汪新华垫付住院押金。

  这一次,老先生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汪新华又掏了几百元,帮老人垫付护理费。

  元宵节这天,老人的子女们都赶回来,一家人在医院团聚。直到这天,医生护士才知道,原来汪新华不是老人的女儿。

  重症监护室每天的探视时间是下午三点,元宵节第二天一大早,汪新华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老人要见她。“下午探视时间一到,我就过来。

  下午三点前,赶往医院的公交车上,汪新华接到老人女儿的电话:“爸爸已经走了。”那一刻,汪新华懵了,很久才缓过劲来。

  她返回家里,挑了一套老人平时最爱穿的衣服。再赶回医院,汪新华看见了冰冷的老先生,她跪在床前,哭着说:“老爸,你走了怎么都没留一句话给我。

  她打了一盆温水,最后替老人擦洗身子,换上衣服,送他一程。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

  整理遗物时,汪新华特意把老先生和妻子年轻时的那张合影,拿去扩印,交给了老人的女儿。

  她的手机里,存着许多和老人的合影。她全部冲洗出来,放了一本影集。

  “少了老人的身影,总觉得屋子空荡荡的。”直到现在,汪新华仍然不习惯,“感觉他并没有走”。

汪新华夫妇、孙子与老先生在闵行体育公园留影

   整间屋子充满了回忆——

  早上5点,老先生起床了。从头到脚,他总要做一遍健身操,拍打拍打身体。知道汪新华腰椎不好,老人拉着她每天都做健身操。每次做完,一身轻松。

  老人爱摆弄花草,汪新华陪着他逛花鸟市场,每次捧回花盆,有海棠、月季、百合……他家的阳台上,开满了鲜花。

  每天,老人都要抢着喂金鱼,看着鱼儿在大大的鱼缸里游来游去,金鱼有红的、黑的、白的。

  ……

  扫墓时,汪新华静静地坐在一旁,陪伴许久,对着老人的墓碑说说话。

  “人活着不容易,人老了更不容易。”她说。

  时光不会倒流,每个人终将老去。人到老了,都希望老有所依。

  每个老人,都是未来的一面镜子。“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汪新华轻轻抹去了滴落在照片上的泪水。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