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人梯:为青年教师的成长铺就成功之路 ———记76岁依然坚守一线的庄松林院士
在上理工光仪所2楼深处,有这样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十平米见方的房间里,一桌、一椅、书柜、白墙,没有过多的陈列和粉饰,谁也不会将这样一间略显“简陋”的办公室与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相联系。然而,书柜上满满摆放的世界级、国家级奖项证书以及光学专业中外文献却“无声”地告诉你,十多年来庄松林院士正是在这样朴素的办公环境里,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光学科研成果。
近日,庄院士被评为 2016年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我们借此机会走进光仪所,在仰望这位科学家光学成就的同时,感受他甘为人梯、脚踏实地的师德师风。
庄松林院士荣获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邵晶婉 摄)
“你相信一位院士会对学生的每一篇论文都亲自修改吗”
作为行业翘楚,庄院士需要面对的大多是行业亟待突破的技术问题,或者探寻尖端研究的发展方向,庄院士不但能在高尖端的工作中沉下心来,同时还倾注了大量心血给他的学生和研究团队。
“庄院士没有因为所谓的‘更高规格、更重要的工作’而忽略教学指导,对待学生,他甚至比其他老师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你相信一个院士会对学生的每一篇论文都亲自执笔,逐句、逐字地修改批注吗?”庄院士培养出的首位博士生郑继红教授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叠略微泛黄的手写稿,只见纸上工工整整地写着“文章已读二遍,请按我修改的地方改动”、“改完后请再读二遍以防止打印错误”等,在那个电脑尚未完全普及的年代,庄院士就是这样一笔一划将自己的治学精神传递给学生的。
除了悉心指导学生,庄院士每年都会以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刚入大学的新生们进行“开学第一课”,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心比天高,脚踏实地。上理工不是211、985学校,但上理工的学生可以做得比211、985学校好,因为无论环境如何,关键在自身。”这是2015年庄松林为光电学院全体大一学生讲授工程专业导论课时所说的一句话,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从事科研几十年的感悟为新生们开启了光学的大门,拨开科学研究的迷雾。
“庄院士求贤若渴,我被他的真诚和亲切所打动”
庄院士的研究团队始终充满年轻活力,他以培养年轻教师为己任,队伍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大多数。“年轻人最具创新活力,这些从海内外精英机构引进的不同派系的青年研究者,给我们带来了最新的成果和思想。”庄院士说道。
庄院士求贤若渴,对于人才非常重视。张学典教授是庄院士团队引进的第一人,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的他专业能力突出。其实,在张学典初来上海时,并非只有上理工这一个就业选择,但在他看来,选择工作单位只是一方面,选择所跟随的人更为关键。“我到现在还记得与庄院士初次见面的情景,那时我还是刚毕业的博士,当得知我要回上海,庄院士竟然特地让他的司机来机场接我。而庄院士正因病卧床,他就一边打点滴一边与我交谈他对于团队的想法及规划,他的诚挚和亲切深深打动了我,于是我义无反顾地加入他所领衔的团队。”与张学典一样,许许多多的杰出青年学者都受到了庄院士人才发展理念和人格魅力的感召,毫不犹豫地加入他的团队,大家人尽其才、齐心合力,组合优势凸显。
作为团队的“领头羊”,庄院士竭尽所能为青年教师打造平台、指引方向,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庄院士鼓励我们创新,不仅给我们提供场地和经费支持,还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我们获得所需资源。”在庄院士的大力扶持下,光学研究团队现已发展壮大逾60人,其中一半以上有海外学习经历,已有近10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学者评上了正教授、博导,他们逐步开始在科研和教学领域发挥骨干作用。可以感受到,在这个颇具创新力的年轻团队里,有一种蓬勃的力量正在碰撞与融合中悄悄孕育。
“他心甘情愿为团队的年轻人‘打工’”
庄院士组建创新研究团队的同时,也不忘积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铺就成功之路。张学典开玩笑地说:“偶尔会有年轻教师叫苦叫累,这时候我就会说,庄院士如今76岁高龄还在兢兢业业工作,他这是心甘情愿为我们团队的年轻人‘打工’,咱们怎么好意思喊累呢?”
庄院士发自内心地热爱着光学研究,他自己不图名利、无欲无求,也尽量避免按照死板的考核标准要求团队成员。他的团队中有两个小组专门从事“投入多、产出少”的基础研究,庄院士不仅用自己的经费支持他们,甚至还主动承担了他们的考核任务。对于学生也一样,郑继红教授说道:“他尊重并鼓励每一位学生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拿自己的科研经费支持学生研究那是常有的事。”
每天奔走于科研教学、交流研讨之间,庄院士满怀热情,活脱脱像一个“刚入行”的年轻人,这让团队成员们更加心生崇敬。“为了支持我们的研究,他每天都工作到12点,还经常赶凌晨4、5点的飞机,这种紧张的工作节奏有时候我们年轻人都吃不消。”张学典教授发自肺腑地感叹道,“其实,庄院士在行业内颇具影响,早已满载荣誉,完全没必要再这么辛苦,可他依旧每天工作17个小时,这样无私奉献,实在令我们既崇敬又感动!”
庄院士用专业的指引、无私的奉献和人格魅力的感召,照亮并影响了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为光学事业汇聚前行的力量。
被学生保存了15年之久的庄院士手写稿(董剑戟)
新闻中心董真、陈小雯报道
原文刊于上海理工大学报第285期(总第525期)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