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兹奖迎首位女获奖者:37岁伊朗女数学家莫兹坎尼获奖
昨天,莫兹坎尼出席于韩国首尔举行的颁奖仪式,从韩国总统朴槿惠手中接过菲尔兹奖章。莫兹坎尼目前任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
今年菲尔兹奖的获得者一共有四位,其余三位分别是38岁的奥地利人、华威大学教授马丁·海尔(Martin Hairer);40岁的加拿大-美国双重国籍数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曼纽尔·巴尔加瓦(Manjul Bhargava);35岁的巴西-法国双重国籍数学家、巴黎狄德罗大学和巴西国立纯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的阿图尔·阿维拉(ArturAvila)。
但毫无疑问,和三位男数学家同行相比,莫兹坎尼这次抢尽了风头。毕竟,从菲尔兹奖1936年颁奖以来,还是第一次有女性获奖。
莫兹坎尼的获奖理由是,表彰其在黎曼曲面及模空间的动态性上做出了杰出贡献。
莫兹坎尼1977年出生于德黑兰。少女时代的莫兹坎尼梦想着自己成为作家。后来,她参加了数学竞赛,在1994年和1995年两度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
在伊朗谢里夫科技大学读本科时,莫兹坎尼主修数学,认识了一些思维活跃的数学家朋友。之后,她到美国哈佛大学读研究生。在哈佛,她和另一位菲尔兹数学奖得主科特·麦克马伦(CurtMcMullen)共事,并开始对与动力系统和黎曼曲面的几何相关的数学领域产生兴趣。
莫兹坎尼说:“数学系变得更加以男性为主宰,而且有时令年轻女性畏惧。话虽如此,我却从未因自己是女性而遇到任何麻烦。而且我的同事很支持我。不过情况也远不理想。我相信,女性能够胜任与男性同样的工作,但期限是不一样的。对女性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自信和积极。”
除了研究与曲面的几何相关的问题,莫兹坎尼还涉足其他领域,包括遍历理论、代数几何等。
国际数学联盟公布今年的菲尔兹奖得主前,莫兹坎尼就被业界预测为“夺奖大热门”。8月10日,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蔡天新就在微博中介绍了莫兹坎尼和她主要的数学研究工作。“上一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莫兹坎尼做了45分钟的报告,而今年在韩国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她则是1小时报告人。”
目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官网上挂出了一份莫兹坎尼的获奖声明。她对自己获奖表示高兴,并希望以此鼓励更多年轻女性投身科学和数学研究中。目前,女性在数学和科学界比较少,在美国排名前100的大学中,主修数学的女性只占10%。她在声明中表示,“我坚信,未来数年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数学家获得菲尔兹奖。”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