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馆外的红十字志愿服务风景线
11月9日,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第五天,也是本届展会首个公众开放日。而从3日开始,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工作人员和红十字志愿者就已经在各自的点位上严阵以待。截止目前,“中心”16名工作人员及20余名红十字志愿者参与到进博会外围区域的交通引导、信息问询、应急救护等保障服务中,承受住户外降雨降温等恶劣情况和大客流的考验,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红十字人的“奉献”精神,也用真诚与热情感染着每个前来参观的人们。
7日上午大雨如注,而入场的观众依然络绎不绝,四个小时的志愿服务结束后,许多人的鞋子都湿透了,但是大家在保障时都没有感觉到寒冷,反而觉得下雨时的疏导保障工作更能体现志愿服务的价值,因为天气因素导致的情绪焦虑、交通问题等,使急待入展馆的参观者会更希望得到志愿者的帮助。
“你好,请出示您的证件、把门票拿在手里,谢谢配合。”这是站在诸光路崧泽大道人行地道站点的志愿者钱静反复提醒参观者的话语。人行地道站点位于2号线徐泾东站的出口,是9日一早客流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4个小时值守的时间里,她一直没有离开岗位休息,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尽管感到口干舌燥,小腿酸痛,但她依然随时调整好状态,迎接下一位救助者。而对于许多特地赶来一探究竟的普通参观者关于“哪里可以买到票”的疑问,她也是不断耐心解释,尽量避免展馆门口更多相关的滞留。
为更有序地引导大客流,根据青浦志愿者协会统一要求,保障P9停车场的志愿者冯哲被应急派往支援P1停车场及附近的徐民东路、诸光路进行现场秩序的维护。而身为点位组长的他还肩负着协调所在区域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有位曾参加过世博会服务的志愿者,也是徽章收集爱好者,特别想收集进博会徽章,特地从浦东浦江镇赶来。当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冯哲热心地将他带到现场志愿者办公值班点,经过沟通最终使这位曾经的志愿者如愿以偿,带着感激离去。
展馆附近区域人头攒动,而此时离展馆有一段距离的P16停车场内,团体参观的大巴和轿车正在驶入下客。身着志愿者服装,手拿鲜明的蓝色小旗帜,志愿者单思潆立刻跑向前去,协助引导参观者们来到进博会接驳车的位置,并主动说明接驳车的班次、下车点区域位置及其他注意事项。而参观者们一个微笑,一句感谢,一声“你好”的回应也让她充满感动。随着又一班驳车准点发车远去,她继续带着亲切的微笑,满怀热情坚守在岗位上,随时做好为下客参观者服务的准备。
临近五小时的志愿服务刚结束,P17停车场迎来了两位准备返程的苏丹参展商,他们需要去静安宾馆,但随行没有翻译,因而寻求帮助。志愿者任思祯及另一名志愿者,一方面用自己的手机打车软件叫车,并与司机不断沟通说明,一方面安抚两位参展商的焦虑情绪,并提醒注意事项,最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也赢得了两位感激的笑容。
此外,“中心”志愿者在进博会外围志愿服务中充分发挥了红十字应急救护的作用。培训保障部主管吉嘉在开展志愿服务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位鼻子突然出血的保安。她迅速从包里拿出 “中心”为每位志愿者统一配备的红十字应急包,及时进行现场处理,她的沉着冷静、应对得当得到了周围人一致的点赞。
当“中心”志愿者奋战在外围保障第一线时,经过“中心”前期招募的红十字志愿者们也充满热情地投身于志愿服务中。比如顾晓华,特地从浙江嘉兴坐高铁往返至国家会展中心参与进博会服务;杨媛艳,早班下班后请假半天直接从市区单位赶来参加志愿服务;邹蓓玲,热心而主动地承担了许多额外的工作,分担了组长的组织工作;方杰,遇到摔倒后脑受伤的老人后,没有慌乱,一边用红十字应急包中的消毒毛巾让老人老伴按压着,一边再用三角巾进行包扎,直到120把老人接走……作为进博会外围区域的保障人员,许多红十字志愿者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一致的心声:虽然风吹雨淋日晒很辛苦,但依然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为进博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据统计,仅9日当天,“中心”累计提供交通引导服务638人次、信息问询352人次、语言翻译1人次、其它服务2人次。为更好地满足现场服务需要志愿者前期认真参加培训,熟悉和掌握了服务现场各类信息。“中心”进博服务志愿者圆满完成了从11月3日到11日的连续服务,为服务首届进博会画上了完美句号。
上海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孙大红于8日前往各点位慰问工作人员及红十字志愿者,实地了解大家的工作状态,并表达关怀和感谢。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单思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