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平正义敲下手中的金法槌——第九届“金法槌杯”华东九校模拟法庭大赛举行

29.04.2015  10:52

       2015年4月25日——26日,第九届“金法槌杯”华东九校模拟法庭大赛在上海大学校本部D123法学院模拟法庭举行。本次大赛由上海大学法学院主办、律舟法律援助社承办,旨在锻炼本科生的法学逻辑思维能力和法学综合素养,提升综合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大赛邀请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苏州大学、宁波大学、临沂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大学九所高校的法学院系代表队参加,组委会特别邀请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代理审判员谢猛、上海海耀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尚晓和上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史长青担任评委。上海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卢欣、上海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高荣飞也作为嘉宾分别出席相关活动。

       在4月25日进行的开幕式上,首先由上海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卢欣致辞,他以精炼简洁的话语介绍了上海大学法学院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并表示法学院围绕“创特色、重实践、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法律实践活动,并引用沈四宝教授“法律的真谛是实践”来告诉大家:“法律不是可供欣赏的文学作品,它要求所有从事法律职业的人都能够守法和正确运用。”因此,“同学们需要在模拟法庭比赛中进行对未来职业化角色的模拟训练”。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卢欣老师宣布第九届“金法锤杯”华东九校模拟法庭大赛正式开幕。

       开幕式的第二部分由上海大学律舟法律援助社社长陈杰介绍本次大赛的筹备情况。他表明,本次大赛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实战训练的机会,希望参赛同学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资源共享的平台并祝愿各代表队能在第二天的比赛中拥有良好的表现!

       4月26日上午8点30分,比赛正式拉开帷幕,华东九所高校的法学精英们唇枪舌剑,为公平与正义而战。

       第一场庭审由复旦大学代表队担任原告组,宁波大学代表队担任被告组。两校选手始终坚持铿锵有力的辩诉,彰显了法律人的犀利与严谨,围绕着法官组上海大学代表队所概括的争议焦点展开法庭质证与辩论。法官组坚持中立原则,不偏不倚地掌控庭审的发展,引导双方阐述并查清事实,展现了法律人应当具备的素质。

       10点30分开始的第二场庭审中,担任原告组的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在庭前做出了充分准备,他们以严密的思维逻辑向观众展现了优秀的辩论能力。而担任被告组的临沂大学代表队也不畏不惧,字正腔圆地向法官阐明案件事实与辩护理由。作为法官组的华东政法大学代表队则始终严肃端正,把握庭审程序与节奏,庭审过程充满了庄严的氛围。

       下午1点30分,第三场庭审在观众的热情期待中拉开帷幕。本场庭审氛围与前两场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南京师范大学代表队所担任的原告组一开始便咄咄逼人,辩论有理有据,而上海政法学院代表队也丝毫不乱阵脚,始终据理力争,紧张的庭审氛围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作为法官组的苏州大学代表端坐法官席,坚持法律人的理性,使案件事实的认识逐渐清晰。  

       随后,三位嘉宾对九支代表队的表现进行点评。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代理审判员谢猛首先对参赛同学们的能力进行了肯定,他指出“质证阶段始终需要针对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展开”,注意庭审程序,并且在庭审时需要保持严肃的氛围,法官需通过发问来了解案件事实,在法庭调查阶段之后归纳争议焦点。史长青副教授一针见血地对各场原被告双方的言辞错误与法律根据错误进行了纠正,随后,她赞扬选手们坚实的法律功底与良好的综合素质。赵尚晓律师则说明了质证举证阶段的重要性,他指出:“原被告双方都需要注意法律用语的专业性,坚持使用法言法语。”对于争锋相对的庭审氛围,赵律师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庭审中,双方不需要始终气势汹汹,应注意语序,以充分的证据论证说服法官。” 评委们精彩的点评使选手和观众都受益匪浅,更明白了法律的公平与法庭的神圣!

       经评委评议,宁波大学为最佳被告组,上海大学为最佳法官组,复旦大学为最佳原告组。原告组最佳书状奖由上海交通大学夺取,被告组最佳书状奖由宁波大学夺取。与此同时,复旦大学周芬行、上海交通大学边宇和南京师范大学谷晓彤分别荣获三场比赛的最佳辩手奖。

       通过本次模拟法庭大赛,选手们参与了案件的证据搜集整理、起诉应诉、证据交换以及庭审的各个过程,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对法律的公平与正义的理解。这场展现公平与正义的视听盛宴吸引了众多同学的到来,三场比赛的观众席始终座无虚席。经过一整天的激烈角逐,九支队伍充分展现出他们对于法律问题的思辨与钻研,同学铿锵有力的辩诉碰撞出法律精神的火花,体现出法律人的理性与激情,更展现了当代法学精英的风采!(陈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