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记者节大会侧记 传播价值观也能"萌萌哒"
11月6日消息: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闻工作者应有怎样的责任和担当?昨天在广电大楼举办的“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者践行者——上海新闻界庆祝第十五届中国记者节大会”上,上海新闻界新老工作者共聚一堂,回顾这一年共同走过的风雨寒暑:一年来,大家深入城市最基层,从微观视角去感受去报道;又站立在时代前端,用宏观视角去观察去分析;既有对社会不正之风和假丑恶现象的监督和鞭笞,更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歌颂。
核心价值观,照进现实
今年,市委宣传部组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设“中国梦申城美”、“基层好干部”等专栏,每周一集中强势推出典型宣传,引起很大社会反响。许多感染人、打动人的典型报道,都是记者们在基层一线跑出来的。
“承载价值观的典型人物,要写得形象、丰满,带有烟火气,才能直抵心灵。这要记者带着一颗心去,要能沉下去。”解放日报记者回忆典型报道的采写过程,不仅关注先进人物,更关注先进人物背后反映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每个典型人物的背后,多多少少透露出一些单位、部门工作的不作为、不到位。”于是探求典型人物成长的社会环境,成了市委机关报典型报道的深化和拓展。由梁慧丽报道引出的“梁书记不能退休”系列思考,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应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品格层面,更应关照社会现实。”
上海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家门口那点儿事》,同样注重倾听居民真实声音,探讨小区管理中的热点问题。他们请来200多名市民在演播室畅所欲言,激烈碰撞。主持人海波说,这个节目也许并不能立竿见影解决多年顽症,但它提供了交流平台,让各方面代表坦诚表达,集思广益,才有机会促成一些“看似无解的社区问题”往好的方向发展。
“新时代的产业工人,用自己的方式绽放青春年华。”第一财经将目光关注到产业工人。大型专题片《中国工人》聚焦中国当代的工人阶级,呈现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人们对工人的既有印象不同,新时代工人“更在乎自己干活次品率最低”、“流水线出问题,不找工程师反而找他”。“他们开始追求真切的幸福感与归属感,这些也让我们看到希望”,参与采访的记者李桢说。
揭露假丑恶,知难而上
舆论监督,弘扬正气。为了揭露福喜公司随意使用过期原料,将产品次品重新混入生产原料当中等问题,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记者潜伏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卧底调查。在卧底两个半月时间里,每天工作10小时,上千次重复拆箱、搬运,每天搬运原料加起来重达8到10吨。代表他们讲述故事的臧熹说,一位同事曾连续工作20天,手部肌腱都断裂了。发现问题,探寻真相,寻找解决的办法,是新闻工作者矢志不变的责任与坚守。尤其涉及公共利益的重要问题,更要知难而上。
“鞭挞丑恶,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这是一名记者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我的职业追求。”新民晚报老记者俞亮鑫也有过困惑,新媒体兴起所带来的信息爆炸、肆意炒作、观念混乱、新闻虚假……尤其是2008年10月,著名导演谢晋不幸病逝,竟被“大嘴”宋祖德诬陷为“死于一夜风流”。俞亮鑫拍案而起,经过调查核实,写下报道《岂容“脏水”泼向人民艺术家》。俞亮鑫说,当肆意炒作成了一种云里雾里看不清的乱象时,人们急需冷静分析;当网上各种声音、观念混乱让人无所适从时,人们急需权威解读;当假新闻成了一种博取眼球的商业化工具时,人们急需了解事实真相。“与丑恶现象作斗争,我这个新闻老兵又找回了自己的价值。”
传播价值观,也能“萌萌哒”
当改革、转型、融合成为媒体的热词,如何在这一系列变革中增强主流舆论影响力?不少媒体在探索中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网络媒体不能自降要求,不能片面追求点击率,要创新表达方式,讲述更好的故事,发出更好的声音。”自贸区报道对专业要求很高,怎么能让普通读者轻松看懂?东方网通过网络漫画的方式切入自贸区报道,短短两周时间里,从漫画关键词的筛选、确定,到故事情节架构确认,员工们加班加点,最终形成由12个关键词、72幅画面组成的漫画报道《东东“漫”游自贸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能不能尝试用更具有现代性的灵活传播方式?今年刚上线的新媒体项目《澎湃》,尝试做了一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从盘古开天地到高楼崛起,显现出“富强”二字。这组动画在互联网上获得了百万次点击量。视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做了“萌萌哒”的呈现,用新方式在互联网上传播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
传统老报《文汇报》也在积极主动转型,最近《文汇报》报头从原先报纸左侧移到了中央,最显眼位置出现了文汇报微信二维码。干了11年体育记者的王彦转岗到了文化中心。个人的转岗,暗暗契合着报纸的转型:强化人文特色,传承文脉,彰显特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做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