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牛仔裤,浅灰色的羽绒服,张伟超俨然还是一副阳光帅气的学长模样,而如今他已经是北京易哈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2003年考入华东理工大学,2004年加入勤工助学指导中心网络中心,从“网管”到网络中心经理,毕业后进入小公司积累经验,从小小的一间淘宝网店,到颇具规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张伟超形容自己“有一颗爱折腾的心”。
在我校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勤办)20周年庆的活动中,张伟超谈起自己大学时在勤办的经历,还是充满了回忆。
把勤办当作事业
说到加入勤办的原因,张伟超表示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一方面可以赚钱,另一方面觉得自己想做一些事情。”当时已经20岁的张伟超,不想再依靠家里的经济来源负担学业,自己也想拥有和其他碌碌无为的学生不一样的大学生活,于是,“爱折腾”的张伟超应聘了徐汇校区网络中心的管理员。
在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的网络中心做“网管”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一次在张伟超操作下的系统升级出现了失误,导致机房内的计算机全部瘫痪,学生们没法正常上机操作。“当时多亏了徐老师‘允许犯错误’的原则,让我有了改正的机会。”谈起勤工助学办的徐美华老师,张伟超充满了感激。张伟超和当时一起工作的同学一起连夜进行了维修,终于保证了第二天其他同学能照常使用网络中心的资源。“过和别人不太一样的生活,是需要勇气的”。秉持着这份决心的张伟超,在兼顾学业的同时,自学了配置电脑,机器维护等业务技能,同时也主动学习了业务外的内容。于是,各方面能力都不错的的张伟超被提升为了网络中心的经理。
身上的担子重了,面临的困难也变多了。“当时电脑老化特别严重,经常出问题,特别麻烦。”为了学生们能顺利使用机房上网,张伟超就必须要组织网络中心的“同事们”一起进行服务器的维修和更换。这是一项繁琐而枯燥的工作,每台机子都需要检修,定期要进行网络维护,重新安装服务器,费时费力。但坚持要把每件小事都做好的张伟超,让每一次任务都得以顺利进行,给需要上网的学生们带来了便利。
张伟超用“小事业”来形容在勤办工作,“勤办不同于其他社团或者学生组织,在其中你能学到很多知识,它是由学生自己来管理,就必须面对自负盈亏,面临困难必须自己解决等等问题,勤办也是锻炼我的第一步。”
韬光养晦走向创业路
在张伟超大四那年,网络中心的资费发生了问题,学校请来校外的公司进行维修,维修费用高达一万元。学校出于对成本控制的考虑,提出减免要求。对方公司同意了学校的意见,但也提出了条件:希望能让时任网络中心经理的张伟超来公司工作。
原来在维修期间,张伟超积极协助维修工作,他对待工作的认真劲和对业务的熟悉程度得到了这家公司的欣赏,希望能吸纳这样的人才,并承诺对他进行重点培养。勤办的徐美华老师便找到已经被签下大公司的张伟超,建议日后有创业志向的他加入这家公司。徐美华老师认为,这家公司规模较小,属于初创型企业,如果张伟超能够得到公司重用,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对创业很有帮助。张伟超接受了老师建议,进入了这家公司。
和当初承诺的一样,公司对张伟超十分重视。任职期间,张伟超完成了很多个大项目,积累了“实战”经验。在这家公司的一年半时间里,张伟超学习到了如何管理一个小型团队,“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看到了一家小公司生存之道。”张伟超感慨道。
在民营企业积累到的经历,并不能完全满足创业需要的经验。于是张伟超决定为自己拓宽视野,加入了一家实力雄厚的外企。在这里,张伟超提高了自己的各方面业务技能,对于计算机应用的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不仅如此,他也学习到了外国企业优秀的管理模式,为自己的创业打下了更牢固的基石。
2010年,张伟超决定自主创业。从网络中心出来的张伟超,首先选择了与互联网息息相关的商业模式——淘宝网店。别看只是一间网络虚拟的小小店铺,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一开始,张伟超和他的团队认为只要产品质量足够好,客户有良好的反馈,生意就能做下去。渐渐他们发现,没有好的宣传效果,得不到广泛的顾客群体。“于是我们就请了专门的模特来拍,原来我们都是自己拍的。”谈到这段网店的经历,张伟超感触颇深,“不光是产品本身要得到消费者认可,更要有消费者喜爱的宣传模式,才能获得成功。”
当然,张伟超的梦想远不止一间淘宝网店。通过网店销售,张伟超意识到互联网金融的强大力量,“爱折腾”的本质驱使他开始了对互联网金融方面知识的研究和调研,2012年北京易哈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应运而生。“现在市场对于数字商品的需求量很大,是一个新兴产业”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张伟超充满信心,“我的目标就是保持专业领域的领先优势,继续开拓进取。”
从一开始的“勤工助学”到把勤办的工作当作自己“事业”,从大学生到总经理,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张伟超正筑就着属于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