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人类学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复旦人类学日活动举行 “人类学终身成就奖”在复旦大学颁出
11月4日至6日,2016年中国人类学学会学术年会(以下简称“大会”)、2016年上海人类学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复旦人类学日活动在复旦大学举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和人类学系教授、哥伦比亚大学魏德海东亚研究院原院长孔迈隆(Myron L. Cohen),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获“人类学终身成就奖”。
大会以“多彩共生的人类学”为主题,由中国人类学学会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上海人类学学会承办。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研究所的近320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参会,113余名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与会高校和研究机构75家,征集到学术论文全文40余篇,征集到会议摘要110篇。
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厦门大学教授邓晓华主持开幕式暨首场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代表复旦大学致辞。他指出,本次大会的召开对中国人类学发展意义非凡,不仅与国际人类学界建立密切的学术交流平台,而且对提升中国人类学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及培养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中国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郝时远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人类学学会长期以来的发展和研究工作。他指出,学术贵在创新,创新贵在交流,学术研讨会等形式的学术交流为中国人类学者提供交流平台,沟通得出人类学研究新动向、新方法。
开幕式后,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荣誉教授王士元以《语言演化与扩展适应》为题,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王明珂发表以《网络社群﹕当代“村寨”反思》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人类学学会会长郝时远以《西方多元文化主义实践的政治悖论》为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上海人类学学会会长金力以《人类体质特征与表型组研究》为题作学术报告。
大会为期三天,设置大会报告和“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教育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历史人类学”“2016年上海人类学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复旦人类学日”等7个分会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目前人类学领域的诸多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贯彻“共生”与“多彩”理念。
“人类学终身成就奖”于11月5日上午在2016年上海人类学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复旦人类学日上颁发。金力为孔迈隆、刘庆柱颁发奖杯和证书。金力表示,孔迈隆和刘庆柱获奖实至名归,他们支持和推动了人类学学科繁荣,引领当代人类学前进方向,在各自专业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具有持久影响力,学术成就具有时代性标志和历史性建树。
作为目前健在并还活跃于学术界的美国人类学中国研究专家之一,孔迈隆在中国开展过深入的田野调查研究,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有独到见解。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求学、教学和研究的学术生涯,以及他在中国的丰富田野调查,都以亲身经历见证了全球学术语境中人类学中国研究领域的成长。
刘庆柱的学术贡献主要反映在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发现与研究方面,他在秦代都城咸阳城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唐长安城遗址及汉唐帝陵、曹操墓等考古发现与研究方面均取得重大科研成果与学术突破,在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方法与理论有着多方面创新,并且为“安阳殷墟”“丝绸之路”“中国大运河”等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类学终身成就奖”又称“金琮奖”,由上海人类学学会设立,颁发给在国内和国际有影响力的人类学家,以表彰在各自研究的人类学领域所作出的卓著贡献。该奖获奖者需为在中国及国际人类学界有相当造诣、知识渊博、德高望重,在专业领域作出重大贡献并具有持久影响力,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成就具有时代性标志和历史性建树,对人类学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年龄在65岁(含65岁)以上的人类学工作者。该奖项于2010年首次颁出,此前已有6位学者获得,包括体质人类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韩康信,古人类学和人类学科普教育家、北京自然博物馆前馆长、研究员周国兴,人类肤纹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张海国,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新智,分子人类学家、民族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杜若甫,文化人类学家、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乔健。
人类学的研究关注着人类的命运,而人类学研究者首先要关注人类学的命运。鉴于人类群体的复杂多面特性,人类学研究也有诸多分支领域,包括研究人类身体生物学性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群体社会文化特征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语言发展演变规律的语言人类学,研究人类发展中留下的痕迹的考古人类学等。各具特色的分支包含众多细分支,通过融会贯通可以更全面与准确地观察人类群体演变的规律。
以“学术贵在创新,创新重在交流”为宗旨,本次会议是中国人类学界一次较大规模的重要会议,是人类学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的有效交叉与互动的一次盛会,充分体现了人类学多学科整合的最大特点和学科创新优势,人类的体质、文化、语言、教育、考古、历史等等,在会上交融与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