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群服务! 第五届“上医文化论坛”举行,共论上医文化和精神传承
新闻中心讯 11月19日,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创建90周年之际,第五届“上医文化论坛”在上海医学院明道楼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五百多位上医校友齐聚一堂,围绕“为人群服务”主题,共论上医文化和精神传承。
11月19日,第五届“上医文化论坛”在上海医学院明道楼举行
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大国工匠”周平红,校党委副书记、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主任、教育部/卫计委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袁正宏等四位校友代表先后做主题演讲。
校党委书记焦扬致开幕辞。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上海医科大学校友会第五届会长桂永浩参与论坛讨论环节,与四位校友进行对话。上海医科大学校友会第四届会长、克卿书院院长彭裕文主持论坛。
上海医学院老领导、老教授和院士代表,上医校友会、理事会成员,以及海内外校友代表参加论坛。
“上医文化论坛”嘉宾互动论坛(左起:彭裕文、周平红、桂永浩、顾玉东、韩启德、袁正宏)
首届“上医文化论坛”于2010年举办。七年来,“上医文化论坛”已成为团结校友、凝聚人心的平台,成为加强医学交流、凝聚智慧的平台,成为助力上医发展、凝聚力量的平台,在弘扬上医文化、传承上医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焦扬:“为人群服务”是上医90年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
于战火中洗礼,于改革中探索,于发展中前行。90年来,上医见证了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也在奋斗实践当中积累了特有的文化气质,凝练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人群服务”的精神。
“为人群服务”是上医教育救国的光荣底色。90年前,我国著名医学教育家颜福庆先生和一群爱国教师为打破外国人办医学院校的垄断,创办了上医前身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这一伟大的爱国壮举寄托了国人教育救国的理想,也寄托了老校长“为人群服务”的办学宗旨。战火硝烟的年代,上医学子坚决服从国家征召,1940届和1944届全体毕业生应征入伍。上医人始终济世为怀,用生命践行着“为人群服务”的宗旨。
“为人群服务”是上医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为响应祖国建设大西南的号召,400多名上医教师和家属义无反顾,溯江而上,创建了重庆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同时,上医还支援了新疆医学院等20多所医学院所和医学研究机构。许多上医学子扎根边陲,奉献祖国边疆和少数民族的医疗卫生事业,也把“为人群服务”的理念传播到祖国四方。
为人群服务是上医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植根“为人群服务”这一理念,上医人不懈追求卓越,90年历程当中创造了众多中外医学史上的第一。进入新世纪,上医迸发出新的活力,在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人文医学教育、全科医生和住院医师规培、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医学科研重大任务攻关、特大城市医联体建设、健康扶贫和卫生政策探索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作为一所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大学,作为一所底蕴深厚、基础扎实、实力雄厚的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应该继续发扬“为人群服务”的精神,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应有贡献。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为人群服务”的出发点。 颜福庆老校长曾说过,“我们认定做医师的人,须有牺牲个人、服务社会的精神,服务医界,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如在学院或医院服务的同人,皆有此致决心,则医事事业,定有相当进步。” 这就是医者初心。在新时代“为人群服务”,就是要坚守医者仁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培养和造就一支人民满意的医药卫生工作队伍,为人民提供最好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第二,提高医学教育办学质量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是新时代“为人群服务”的关键点。 当前,学校正着力深化医学教育体制改革,加快世界一流医学院发展步伐。要坚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加快培养符合健康中国建设要求的卓越医学人才。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快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要以承担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任务为契机,创新体制机制,走出一条在综合性大学中办好医学院的新路,努力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医学教育、科研和临床中心。
第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全民健康的向往,是新时代“为人群服务”的落脚点。 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人民群众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而且希望不得病、少得病,更希望看病更舒心、服务更贴心。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从大健康、大卫生的高度出发,加强全局性、战略性思考,推动和解决当前以及长远重大健康问题,加快培养一大批合格的医学人才,特别是紧缺急需的人才。
在新时代,复旦上医要继续发挥“为人群服务”的奉献精神,敢于担当,积极探索,开拓前行,以新作风对标新要求,以新作为践行新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更好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党和国家医学教育事业、健康卫生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顾玉东:传承上医精神,做一名白求恩式的好医生
我在上医时,在上医精神熏陶过程中接受较多的是白求恩精神。关爱患者是医生的根本,如今我作为一名教授、院士,所拥有的知识、所积累的经验,多数都来自患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患者用疾病的痛苦甚至生命的代价让医者成长。因为患者是带着痛苦来的,所以医者应该用热情、耐心、细致、技术,尽力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难题是临床科研的方向,也是临床科研的目的。
书本上有的东西都是相对成熟的,我有一个习惯,诊治患者时总是要思考一些书本外的问题,譬如该病例有什么特别之处,而且我常常还有会有一些治疗上的“大胆”设想。虽然我获得了一些奖项和荣誉,但并不是我聪明,而是拥有了患者的“奉献”,是病史积累的结果。我觉得,学习白求恩,就是要对患者极端热情、负责,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
与大家分享我的老师杨东岳教授的一个往事。1981年,杨医生接诊的一名患者,血管很细,动脉小于1毫米,根据过去的经验,治疗成功率只有25%。要不要坚持下去?杨医生让我问患者的母亲,那位母亲说:“我们是从大连来的,来到上海,来到了华山医院,如果你们手术做成功了,是我女儿的幸运。如果不成功,也不怪你们。”我回去告诉杨医生,杨医生说,家属这么信任我们,一定要尽力治疗。但是,这个手术遇到很大困难,患者的血管就是不通,杨医生费了不少的功夫。
那时杨医生身体状况也非常不好,但一直没去检查,做这个手术的时候他已经肩关节都抬不起来了,但是他说病人重要,还是坚持了下来。手术以后,大家马上让杨医生去拍片,结果发现是转移性肿瘤而且骨头全部破坏了。大家可以想象,他是忍受了多少痛苦上手术台。后来患者出院了,我和她母亲搀着她一步一步走出了华山医院,送到了上海十六铺轮船码头。而杨医生不久之后就去世了,他把全部爱心献给了病人,把毕生智慧献给了事业。于是,作为杨医生的学生,我选择继承他所从事的事业,并为此不懈努力着。
韩启德:严谨厚实是上医文化的重要特征
在我看来,上医文化体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最突出的就是严谨厚实。严谨非常明显,厚实体现在知识广博、扎实,做人厚道、实在。
为什么有这样的文化呢?我记得在上医学习时,反复强调的就是“三基三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三基三严”不仅是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个老师的教学行为中,用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医生。
如果问我在上医这些年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我在不同场合也提到过,是大学二年级时生理课一位助教老师。记得有一次我写了一页半的实验报告交上去,老师的批改令我大吃一惊,上面写满红字,比报告字数还多。不仅对实验内容,甚至对具体文字、标点全部都进行了校正,而且提出一些问题。后来,我又花三个半小时把这份实验报告重新改好。不仅这一次,每次实验报告都是这样。当然到后来红字慢慢减少,因为这个过程让我的水平也提高了很多。在上医,像这样的老师、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这只是上医精神的一个缩影。
上医文化厚重而丰富。90年来,母校随着国家与时代的变化命运沉浮。颜福庆先生等先辈,为祖国强盛和国民健康创建上医,经过民国时期民不聊生的煎熬和抗日战火下的动荡迁徙,筚路蓝缕,艰苦卓绝,迎来了新中国阳光雨露下上医的新生和茁壮成长。上医的奠基人把他们的追求与梦想写进了上医校歌:“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减除痛苦。”校歌词句本真无华但却直指医学使命,这是他们为上医做的精神奠基。今天我们国家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新时代,上医人身上承担着新的历史重任。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所有上医人要高擎先辈点燃的精神火炬,继续为后人贡献自己,为上医增砖添瓦,把严谨厚实的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周平红:学习加创新,让中国内镜技术走向世界
我是一名消化内镜医生,从上医毕业到附属中山医院工作至今已经有25年。去年,中央电视台和中宣部联合推出专题片《大国工匠》,我作为唯一的医生代表,在这个专题片中亮相。我的行医理念是,一切要以病人为中心,要从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学习。让中国内镜技术走向世界的历程,也是我和工作团队一起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并最终实现技术引领的过程。
以前内镜是发现病变、检查病变,但如今完全可以在内镜下进行各种治疗。通过我和工作团队15年的努力,真正做到了内镜切除治疗由表及里、由内而外。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从2000年开始进行内镜治疗实践,注重临床经验积累,珍惜每例患者资料。2008年,我到美国交流时带上了病例资料,后来经过总结发表了SCI论文;2009年,我首次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进行内镜技术大会演讲;2012年,我作为一名中国医生,不仅在纽约的学术大会上作演讲,而且进行了内镜手术演示;2014年,我拿到了澳大利亚西南威尔士当地的临时医生执照,在当地内镜治疗领域第一次出现了中国医生。现在,每年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国际内镜相关学术会议上,我作为中国医生都是率先出场,而且入坐大会主席台。
只要我们拥有技术,具有创新精神,我们就一定会把中国医学的新理念、新技术在全世界推广。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接受全世界不同国家的医生来进修,现在学习总人数超过了100名,同时还接受许多慕名前来就医的国外患者。回顾十几年间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走向世界的历程,就是学习、创新、超越、引领的过程,做到了“让病人回头,让同行点头,让世界仰头”。
袁正宏:科研的核心是创新,科研的目的是为人民
我自1990年进入上海医学院至今已27年。27年来在上医学习与工作,我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上医文化浸透了我的每一个细胞,上医精神对我的影响深远,受益终身,感恩不尽。在上医的27年,我幸运成为闻玉梅老师的学生, 得到闻老师的严格培训,毕业后留在重点实验室,继续得到闻老师亲自教导,闻老师对我各个方面的影响最深。她对事业的执着坚韧,对科学的严谨态度,特别对创新的追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7年来实验室得到不断发展,自己得到不断提高。我对上医创新文化与医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发展有了一些体会和感受。
坚守对人民的热爱,创新性提出解决慢性乙肝治疗的策略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国门已经打开,闻老师有一种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想解决中国众多老百姓最为关心关切的问题之一——慢性乙肝的治愈。通过对我国慢性乙肝患者免疫应答的研究,闻老师发现机体在幼龄时感染病毒从而对乙肝病毒免疫耐受是我国乙肝病毒持续感染的主要原因。为此,她带领多位博士研究生一起探索,用感染鸭乙肝病毒的幼龄鸭建立起模拟人幼龄感染乙肝病毒的免疫耐受模型,此后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采用主动免疫治疗策略,即治疗性疫苗的新概念。该设想经过 5年的动物实验研究,最终证实抗原-抗体复合物有较显著疗效。此后在乙肝转基因小鼠模型进一步证实了抗原-抗体复合性疫苗确实有消除乙肝免疫耐受性的效果。这种研究路线及方法经过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以赵铠院士为首的课题组合作,历经3年多开发和转化,终于在2002年研制成符合工艺条件的产品-乙克,并在2005年开始临床一期研究。至今,乙克已经历了一,二,三期临床研究,目前在三期临床第二阶段进一步作临床疗效验证。一旦成功,将为广大乙肝患者带来福音。
围绕临床问题持续创新攻关,发现乙型肝炎病毒与干扰素系统相互作用的新机制
干扰素是机体抵御病毒入侵和复制的关键免疫防线,其中IFN-α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乙型肝炎;但仅约30左右%的患者对IFN有疗效应答,患者依从性不高,其临床治疗应用仍受到很大的阻碍。我们首先对其疗效低的机制进行研究,发现HBV可通过编码的多聚酶抑制肝细胞内干扰素的合成和效应通路而拮抗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这为HBV建立慢性感染及对IFN-α治疗不敏感等现象提供了分子机制上的解释。同时我们对干扰素的有效抗病毒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探索,创新性地发现IFN-α可通过肝非实质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抑制肝细胞中HBV复制。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发现外泌体可通过类似的方式参与IFN-α控制其它病毒感染,比如丙型肝炎病毒、腺病毒等,提示外泌体介导的抗病毒分子的转移是IFN-α发挥抗病毒作用的普适机制。上述研究结果一方面拓展和丰富了IFN-α的抗病毒理论,同时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研制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攻坚克难、协同创新发现H7N9新病毒,助力传染病防控
2013年2月下旬,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出现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五院的医生及会诊专家在第一时间识别患者可能为不明原因的肺炎,将患者标本送到了承担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任务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检测与生物安全实验室。由于这是一种全新的病毒,已有的方法无法检测出病原,但根据死亡病例中发现甲型流感病毒(通用)核酸阳性,实验室人员大胆推测可能是一种目前未知的可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
科研人员连续加班,尝试多种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策略开展研究。结果提示此流感病毒可能是由多种来源基因重配而成的新型H7N9毒株。经中国CDC复核和确认后,由国家卫计委向世界公布。此后,研究团队进一步在H7N9病毒持续阳性的危重症病例体内发现,病毒编码的神经氨酸酶(NA) 发生突变,与病人对“达菲”疗效不佳直接相关,并导致病人不良预后。上述重要发现使政府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疫情播散,并有力支撑了临床应急救治工作,为保障人民健康和国家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的核心是创新,科研的道路是勤奋,科研的态度是求实,科研的目的是为人民。”闻老师在上世纪90年代对科研的总结一直在指引着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大家始终坚持在“为人群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再在创新中强化“为人群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新时代对大学和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点实验室的同仁们将不忘初心,继续瞄准国家和人民的重大需求,为人群服务;将通过团结协作,多学科交叉融合、基础-临床紧密结合来加强协同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会抓住高校“双一流”和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良好时机,努力工作,为实现上医的新发展、新突破作出自己应用的贡献。
(以上文字根据现场致辞顺序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