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最大城市禁鸣笛一天 多数居民欢迎

17.10.2014  10:36

  你是否为每天处在噪音环境中感到烦恼?是否多次被汽车鸣笛声吵醒?是否幻想着有一天可以不再忍受这种折磨?

  尼日利亚最大城市拉各斯15日实施的鸣笛禁令可以满足这一需求。禁令规定,当天禁止司机使用喇叭,以期提高人们对噪音污染危害的认知,提升生活品质。

  这项禁令受到大多数居民欢迎。一些人认为,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会对听力造成永久损害。

   【噪音污染】

  人们知道,爆炸声、炮击等巨大声响可能会造成永久失聪。耳外科咨询师埃曼努埃尔·阿巴约米·奥耶沃莱说,人们应该增加对逐渐丧失听力的了解,不少人整天都在经历这种状况。

  耶基尼·阿尼富沃斯现年36岁,是一名商人,在拉各斯最大和最忙碌街边公园之一奥绍迪公园工作。那里是交通堵塞频发的地点。

  阿尼富沃斯说:“7年前,我开始置身于震耳欲聋的噪音环境下,我的听力逐渐下降。”

  奥耶沃莱说,阿尼富沃斯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当人们每天超过8小时、每周超过5天都处于超过9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听力将受到永久损害。

  而且,全球一些医生提醒,长时间处在噪声环境中可能引发一些疾病,如癫痫症和心脑血管疾病。

   【效果几何】

  禁令实施当天,交通警察身穿带有宣传“一天不鸣笛”的背心,可以处罚在不必要时鸣笛的司机,包括罚款。

  按照规定,任何人在学校、医院和警戒区域鸣笛将面临两万奈拉(约合120美元)的罚款。

  当天在这座城市拥挤的街道上仍不时可以听见鸣笛声。不过,一些私家车主、公交乘客和市民说,比往常安静了一些。

  这项禁令受到不少人欢迎,但是,一些人对这项政策能否长期实施下去表达担心。同时,他们忧心,一些旧习能否在禁令第二天就彻底改变。

  35岁的驾车人拉蒂夫·阿德巴约说:“如果(这项措施的)目的是减少噪音,那不错……但今天(15日)过后,我不认为人们会遵守这项政策。

  拉各斯市交通部门主管卡约德·欧派法告诉法新社记者,鸣笛禁令的“目的和目标是减少噪音污染……能够(让民众)知道乱用喇叭对健康和环境非常危险”。

  欧派法说,如果成功,这项禁令可以每年择日实施。

  这类意在减少噪音污染的禁令并非拉各斯“首创”,印度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孟买曾实施过类似措施。

   【加强立法】

  耳科医生奥耶沃莱说,噪音污染“在发展中国家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例如我们国家。这些地方缺乏惩治噪音污染的法律,或缺乏执法”。

  在尼日利亚西南部奥约州一家特殊教育学校,辅导听力障碍学生的老师贝内迪克特·孔勒·阿德比伊说,立法作为减少噪音污染的第一步将受到欢迎。

  他说:“尼日利亚目前没有控制噪音污染的法律,应该设立一个。

  拉各斯所属拉各斯州的州长巴巴通德·法绍拉说,减少噪音污染可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甚至可以增加预期寿命。

  他呼吁尼日利亚人团结起来,就像共同对抗埃博拉病毒那样,解决噪音污染问题。(石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