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卫计委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学者揭示IL-21和IL-33 对在小鼠体内慢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作用

21.12.2017  06:34

近日,复旦大学教育部/卫计委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谢幼华、刘晶课题组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继明课题组在乙肝病毒持续感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12月14日以《乙肝病毒慢性化小鼠模型揭示白介素21和33在乙肝病毒清除中的作用》(Hepatitis B virus
persistence in mice reveals IL-21 and IL-33 as regulators of viral clearance)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DNA病毒(hepadnaviridae),可造成急性及慢性乙型肝炎,其中慢性乙型肝炎可进展为肝硬化及肝癌。虽然近年来随着乙肝疫苗接种的推行,新发病例大幅降低,但据统计全球目前仍有约2.4亿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每年导致约68.6万人死亡。我国目前HBV慢性携带者大约9300万人,由于尚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患者需长期乃至终身接受抗病毒治疗,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HBV感染免疫机能正常的成年人通常导致自限性感染,但少数成年人感染和绝大多数母婴传播时会导致慢性感染。决定HBV在新感染个体中是被快速清除还是建立持续性感染的相关因素目前仍未完全查明。

BPS在BALB/c小鼠中模拟HBV持续性感染。

  该课题组鉴定出一株在小鼠体内持续复制的HBV毒株:命名为B基因型持久性毒株(BPS)。该毒株复制子经小鼠尾静脉高压水动力注射(HDI)入小鼠肝内,在注射后第33周仍有50%的小鼠可以观察到HBV的抗原表达。与迅速清除毒株相比,BPS慢性化小鼠血清中没有IL-21和IL-33水平的明显升高。HDI注射IL-21或IL-33表达质粒有利于清除预先建立的BPS并且保护治愈小鼠免受BPS的再次感染。在已建立HBV持续感染的另一个小鼠模型上也表现出诱导病毒清除的作用。此项工作表明IL-21和IL-33在小鼠模型上有利于HBV的清除,它们作为潜在的慢性乙肝治疗的候选分子值得更进一步的研究。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传染病重大专项、“973”计划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计划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