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停车费2600元/月续:自用车位出租费水涨船高

14.05.2015  07:22

  原标题:自用车位出租租费水涨船高价格暴涨或致转租增加

  昨日,报道了上海一小区将停车费定为每月2600元。记者发现,在这一消息影响下,该小区已经有业主将车位转租广告打到小区论坛上,并已有人租用。

   网友质疑其涨价依据

  昨天,小区的业主们仍在微信群中热烈地讨论着此事。

  据业主透露,该小区也出现了已售车位转租的情况,转租广告甚至都打到了小区论坛上,而且不止一家,价格从每月几百元到2000元不等,已经普遍高于周边小区的停车费。有些已购车位的业主以低于2600元的价格将车位包月转租给其他业主,并且也已有人租用。

  “虽然现在还暂不收费,临停不要钱,但可能也有人觉得万一将来真的收2600元,先租个相对便宜的车位打打底。”有业主表示。

  据开发商说,该小区2600元/月的停车费定价依据,是一个车位均价卖30万元,以30万元购买固定理财产品所获得6%年收益率均摊到每月后加税费管理费计算得出。对此,网友纷纷表示难以认同:“怎么能以30万元去购买理财产品来计算停车费呢?首先,理财产品的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而停车费收益则完全固定,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其次,一个车位虽然卖30万元,但其成本是多少?以其成本价来计算理财收益,还会是2600元吗?

   涨停车费促卖车位没必要

  业内人士认为,在小区新开不久就通过高价停车费来促使业主购买车位没有必要,因为市区的车位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私车保有量的增加往后会越发紧张,不太会有一直卖不出去的情况。

  对于该小区来说,均价30万元的车库车位售价相比同档次小区并不算贵得离谱,但2600元的停车费就显得有些“天价”了。因此,若此价格不变,不排除业主转租车位的现象有所增加甚至蔓延。

   停车费之问①

  放开指导价后,停车费涨了吗?

  事实上,发改委放开住宅小区停车费指导价后,停车费涨价的小区并不少见,但是与涨到2600元这种“烈火烹油”式的猛涨相比,大部分小区选择了“温水煮青蛙”式的“慢热”,有的涨200元,有的只涨50元。

  位于武定路上的某小区,尽管房龄已经不小,但因为是知名学区房,所以成交量一直很大。“你现在要进来的话根本没地方给你停的。”记者昨天以购房者身份来到小区,虽然是中午,但小区主干道两边已经停得满满当当,很难找到空位。

  在询问停车事宜时,保安直截了当地劝记者车子就不要停进小区了,“1500户人家一共才几百个车位,你自己想想看停得下吗?”该小区本身没有地下车库,但是旁边同一家开发商造的大楼地下有车库,只是早就爆满了。最早的时候地下车位每月停车费是450元,前两年涨到了600元,今年刚又涨到了800元。

  涨200元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还有些小区涨的幅度要小一些,如虹口凉城某老式小区的地面停车位近期就从每月150元涨到了200元。

  “物业想涨得更多一些,但是业委会不同意,要是一下子涨得太厉害,业委会主任要被骂。”一位业主告诉记者。物业与业委会几经沟通,最终选择了每月涨50元这样一个相对大家能接受的价格。

  还有一些小区正酝酿涨停车费。联源物业总经理生贤成告诉记者,其管理的楼盘中就有开发商想对其自有产权的固定车位涨租金。“尽管按理说开发商产权的车位调整租金是不需要通过业委会征询意见的,但我还是劝他们要调的话也要适当调整,并听听业委会和业主的意见,以免引发大的矛盾。

   停车费之问②

  第三方机构为何难产?

  晨报昨天的报道中还提到已酝酿成立第三方机构,对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标准和价格进行评估,但是至今仍在筹建中还未正式亮相。“老娘舅”机构为何难产?

  “第三方机构至今还未成立,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不大。”按照市物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许玉彪的说法,几个月来只听说过一两个小区要求“老娘舅”出来评估的,也就是说,大部分涨价的案例可能开发商、物业与业委会之间都谈妥了(因为涨幅不大),因此也就不需要“老娘舅”出面协调或者评估了。

  生贤成则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第三方机构“难产”的原因:“这个机构到底由哪个部门牵头成立呢?人手又从哪来?社会招聘的话如何保证专业性?从职能部门或者物业公司抽调专业人才的话那么又如何保证这个机构将来能客观公正呢?

  第三方机构难以产生的第三个原因是经济原因。

  市物业行业协会特聘专家、宏翔物业副总经理黄友健跟记者仔细算了账:如果是物业公司或者开发商出钱来评估的话那么结果几乎是(停车费)必涨的,否则不是掏了冤枉钱了吗?如果是业主出钱的话,首先分散的业主很难统一收钱,是每家每户分摊还是只有买车的人付钱?业主又是否愿意为了大多数情况下每月上涨的那么一两百乃至几十元停车费,先掏口袋付一笔“评估费”?

  “如果只算经济账的话,那么市场行为的第三方机构几乎是行不通的。”黄友健认为,这样的“老娘舅”最好还是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运作,既有一定的公信力,也可以维持机构本身运作需要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