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将推“职业清单”更强力引才 出入境新政实施近半年效果显著
12月21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副市长白少康出席并介绍本市实施公安部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12项出入境新政的实施情况。
今年7月1日,本市实施公安部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12项出入境新的政策措施。5个多月来,这批新政在吸引海外高端人才、集聚创新创业人员、优化科创中心软环境等方面成效初显。未来,上海还将推进6项工作,为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沪创新创业提供更为优良的引才环境。
外籍人士获“准国民待遇”
今年7月1日实施的出入境新政中,建立市场认定人才机制是一大亮点。按照相关政策,在原有永久居留政策基础上,新增以挂钩工资和税收为主导的市场化申请渠道;对上海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以及在科创“职业清单”所属单位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工作满三年后就能够申请永久居留。
对于外籍高层次人才来说,获得永久居留权后,不仅自己创设的企业能享受多方面便利,在子女教育、医疗等个人生活方面更能享受“准国民”待遇,因此不少人都有此意愿。然而按照过去的政策门槛,不少在上海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外籍人士仍然无法申请。
今年新政策增设市场认定人才机制以来,从7月1日至今已有197名外籍人才及家属申请永久居留,是去年同期的6倍。其中,按照市场化标准认定的有174人,占了近九成。
与之相适应,上海也在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为海内外人才工作生活营造更加便利的环境。对外籍高层次人才聘雇的外籍家政服务人员,目前已为5人签发居留许可。
留学生在沪创业门槛降低
过去想要到上海工作的外籍留学生,必须拥有两年工作经验才能到国内工作,这让一些有心到上海创业的外籍年轻人不得不面对抉择。而新政策放宽了准入门槛,为创业初期人员孵化发展构建更为开放的环境。愿意毕业后在上海创新创业的留学生可直接留在上海创业;身在海外、有意愿来沪创新创业的外国人允许申请口岸签证直接入境;对第三次申请工作居留许可且无违法违规等问题的,可签发5年以内工作居留许可。
7月1日以来,上海已为1708名符合条件的外国人签发了居留许可及口岸签证。其中,715人获长期居留许可,是去年同期的12倍。
此外,新政策也为促进国内人才流动提供便利。7月1日起,本市取消了持上海市居住证的外省市人员办理出入境证件的各类限制条件,为来沪工作生活的外省市人员办理了护照等各类出国出境证件67786证次。其中,在自贸区和张江工作的外省市人员申请7515证次,体现出新政对在自贸区和张江就业的外省市人员有较强的吸引力。
12月9日,公安部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共同推进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合作备忘录,标志着“部市协作”机制的正式建立。
近期落实144小时过境免签
为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沪创新创业提供更为优良的引才环境,上海即将开展一系列新的工作。
据介绍,上海将出台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清单”。市政府主管部门针对科技创新建设中的重点领域和行业,制定了科创“职业清单”,即日起出台,在“职业清单”中的外籍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可优先享受申请永久居留、口岸签证、聘雇外籍家政服务人员等待遇。
据市公安局副局长陆卫东介绍,7月1日以来,上海暂时由市科委公布的高新技术的名录为替代,过程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科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委、市公安局共同研究职业清单的名录和工作机制,现已正式对外公布,共有6645家,主要包括高新技术类企业、战略新型类企业、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等,具体名录可以从相关委办局官网上查询。
值得一提的是,“职业清单”中不仅有外籍人才,还包括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市出入境管理局局长丁斐平介绍:“符合职业清单所属的行业高级专业人才,包括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可以先办理五年期工作类居留许可,工作满一定期限后可申请永久居留,这是以前没有的,他们的申请渠道更为畅通了。”
“职业清单”并非一成不变,今后将根据上海创新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状况实行动态调整,以更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引才战略。
此外,相关部门在接触外籍商务人士和外籍人才时获悉,目前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对他们来说仍显局促,很多事情无法在三天内决策、办理。日前,有关外国人士过境上海(海、陆、空任一口岸)、江苏(南京禄口机场)、浙江(杭州萧山机场)144小时免签政策,已经国务院批准,近期上海将在公安部的组织下实施。有关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经上海入境15天内免签政策,已报请国务院审批。
为进一步方便办理证件,年底前在全市现有36家境外人员服务站的基础上,在浦东、长宁、徐汇等科创中心人才聚集地再增加10家服务站。即日起,全市公安出入境接待大厅正式开启外国人签证、居留许可、永久居留受理窗口,增设“电子港澳证加签自助受理机”,并选点试行24小时全天候自助加签服务。此外还将推出外国人签证网上预约办证业务,升级微信办证功能,“努力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