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举行班导师联合活动“思想的闪光——班导师成长故事分享会”[图]

21.12.2015  13:42

12月17日下午,由2014级临床八年制、五年制儿科班、五年制三大班共同举办的“思想的闪光——班导师成长故事分享会”在医学院懿德楼二楼报告厅举行。“特邀嘉宾”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和三个班的班导师黄雷、易静、王昊,与同学们亲切座谈、答疑解惑。医学院学指委秘书长唐华、党办副主任彭树涛、辅导员以及三个班级共计近180名师生参与活动。  

本次分享会,就各个班级同学关心的学习、科研、职业发展与医患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与会嘉宾结合自身经历和所见所感,一一回答了广大同学所关心的话题。对于医患关系,范先群引用了特鲁多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指出不应被医患关系中的极少数负面新闻所蒙蔽,也不应被负能量所干扰、以偏概全地看待医患关系。只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医生这份职业、对待病人,就会得到病人的理解。此外,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与沟通技巧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条件。  

当谈到儿科学未来的发展,范先群通过需求导向、政策解读,并结合医学院正在修订的“十三五规划”,给予了同学极大的信心。他谈到,随着“普遍二孩”政策的放开,儿科医生的需求量将很大,医学院也将整合附属医院中儿科资源,形成合力,进一步将儿科专业做大做强。易静也以自己曾为儿科医生的经历,强调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必须具备对儿童的关心和爱心。  

对于医学生开展科研学习的问题,黄雷强调了科研的重要性。她谈到,科研是一个“问题为导向”的学习过程,而医学本身就是探讨未知的学科,医疗和科研是不可分割的;要成为一名好医生,一定要具备科研思维、寻找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而王昊以自身带领RBL和创新性训练项目的案例,打消了同学们的忧虑,鼓励大家勇敢进入实验室。    

当学生问及整合式课程的意义时,范先群则结合“整合医学”的发展趋势,强调整合式课程对于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易静也提出,应该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最后,四位老师给在座学生送上寄语。范先群以“人生能有几回搏”激励广大同学,三位班导师也希望同学能够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不断追求自我完善与医患关系的和谐。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们久久不愿散去,普遍感到收获颇丰。同学们用“高大上”和“接地气”来形容本次活动。在四位老师的侃侃而谈之中,大家收获的不仅是思想上的引领与学习上的指导,更是视域的开阔与医者的仁心;而四位老师的精湛学问与高尚的人格,也为各位同学提供了医学道路上的榜样。  

据悉,围绕医学院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自2010年开始在学生本科阶段推行班导师工作机制。五年来,班导师工作已逐步成为一项成熟的、常态化的工作机制,班导师队伍也不断壮大、扩充。今年10月,医学院已经为2014级各个专业、班级配备了班导师。各位班导师以多种形式,给予学生专业引领、科研启发、职业发展和人生导航,受到了广大同学的欢迎。医学院也在不断探索班导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形式,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教育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