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老人寻访"身边抗日事":汇编闵行军民抗日事迹

06.09.2015  08:16

  原标题:老哥俩十年寻访“身边抗日事”数万字闵行军民抗日事迹汇编成册:这一段历史不能被后人淡忘

  近段时间,闵行区马桥镇和江川路街道的两位老人——71岁的顾福根和62岁的顾志才兄弟俩,抢救性收集整理地方抗战史料、弘扬抗战精神的故事,被当地人传为佳话。

  两位老人都曾在部队服役,后转入闵行区街镇工作。这些年,他们参加了区里和街镇组织的抗战课题调研工作,分别在马桥和江川四处寻访抗战见证人,为社会和家乡留下了一份份真实的抗战文献史料。在今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他们将日本侵华罪证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闵行军民抗日事迹整理汇编成册,以此教育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亲历者越来越少,必须尽快记录

  从部队复员后,顾福根在马桥文化站工作了30年,退休前担任马桥文化站站长。

  “在马桥,最被老一辈口口相传的就是‘马桥抗日爱国救亡联合会’、‘马桥青年妇女支前抗日救护队’、‘抗战飞行员乔镛照’、‘俞善庙阻击战’等故事。”顾福根告诉记者,自己以前想去史书上寻找当年的相关记载,可惜收获甚少,“我查找了很多相关资料,多数没有记载,即便有也只有寥寥数语,这让我心里很失落。

  2006年,闵行区党史办组织各街镇开展了抗战时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工作,曾参加过抗战的几位耄耋老人在座谈会上声情并茂地讲述抗战岁月里的故事。顾福根听了,心潮澎湃,也由此下定决心搜寻马桥抗战历史。他说:“如果再不系统地收集整理这一段历史,将来很有可能渐渐被后人淡忘。

  为了这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顾福根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收集整理资料之路。他几乎天天深入到马桥的村宅,四处走访相关人士。

  顾志才是顾福根的三弟。他上世纪八十年代从部队转业到江川路街道,长期在组织科从事老干部管理工作。2006年,他也和大哥顾福根一样,担负起了所在街镇抗战课题调研的任务。

  江川路街道历史沿革复杂,顾志才和调研组成员就先深入居委、召开座谈会,集思广益收集线索,再从线索对象中物色了40余位日寇侵略时的知情者、亲历者和幸存者。“对身体比较健康的知情者,就请他们过来面谈,对年纪大、身体状况差的亲历者,我们就上门采访实录口证资料。

  顾志才一个个上门找到这些老人,其中有一位是在病床前接受访谈的。三天之后,顾志才再次去采访时,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已离开人世。

  “当时,我非常难过。我意识到若干年后,亲历和目睹日军残暴的人会越来越少,到时候,年轻的一辈人是否还能记得这些血泪史?我必须尽快将这场巨大的民族灾难记录下来。”顾志才说。

   老人珍贵回忆,为还原历史佐证

  拂去历史尘埃,在闵行这方土地上越来越多的抗战史料浮出水面,变得清晰、完整……

  “日寇入侵,马桥遭遇最惨痛的事件要属当时俞塘民众教育馆和上海县公共图书馆被日军焚毁。”顾福根介绍。为了这段历史,顾福根负责的课题调查组,除了组织召开各类人员座谈会收集史料外,还前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图书馆、闵行区档案馆等文献史料保管部门查找到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档案。

  在顾福根主笔编纂的近万字《马桥在抗战时期的悲惨岁月——抗日战争时期马桥地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调查报告》里,记者看到,日军入侵期间,马桥地区被烧毁房屋、文物古籍,被屠杀的居民、耕牛,损坏稻米、棉花的具体数字和直接经济损失总数目悉数在册,一目了然。

  顾志才遍访老闵行地区受日军残害的亲历者和当事人,白天做调查,晚上整理记录,遇到老人一时难以回忆清楚的情况,他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登门求证,直到弄明白为止。

  通过不懈的努力,受访时年龄最大的101岁老人王爱娟,也回忆起了日寇侵略时的情形:“日本飞机来轰炸,我姐夫陈木生正在广慈孤儿院内看戏,墙壁横梁被炸后倒塌掉落下来,有一只铁钉子正好插进他的脑袋,当场被活生生砸死……”这些珍贵的口述为还原历史真相提供了有力佐证。

  顾志才和同事还逐个走访了上海燃料化工厂、闵行中学、闵行区中心小学、上海福新面粉厂等单位,广泛搜集日军在老闵行烧杀淫掳暴行的证据。在他们编制的调研报告中,收录了1937年8月至1938年11月与老闵行有关的近20篇原始剪报资料。

   身边抗日故事,也是鲜活历史

  顾福根介绍,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个月他们刚整理完成了以“马桥抗战纪实”为主题的图片文字资料,准备在马桥镇各村流动展览。

  他告诉记者,此次展览中,“马桥学生拒学日本语”的故事就是来源于董健身老先生写下的亲身经历。董老先生写道,1942年在强恕中学从初一开始,新开日语课,学生们个个无精打采,有的把头伏在课桌上装生病,有的同学捂着肚子高声呼叫肚子疼,其实这是他们以实际行动抗拒学日语。就这样,日语课等于有名无实,等到考试时人人交白卷。

  “这些生动的抗日小故事和其他抗战英雄事迹相比,虽不是轰轰烈烈,但足以体现那时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藐视和抗争,也会让现在的年轻一代感觉到历史的鲜活。”顾福根说。

  采访时,顾志才向记者展示了手中厚厚的一沓打印文稿。最近他在以往编纂的《抗战时期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街道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基础上,自发整理汇编了这本上万字的《日寇入侵老闵行罪行累累》史料手册,作为社区抗战纪念活动的重要部分,将发至居民区,成为青少年教育的史料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