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科大“神童”不妨抱一份平常心

19.08.2014  18:58

  多点平常心,中国的事情才能做得更好,家长们才不会对孩子揠苗助长,“神童”们也才能在宽松的环境里成长得更好。
  ■顾骏
  日前,中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与少年班校友会共同发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校友教授调查》。数据显示,自创办至今的36年中,中科大少年班已走出超过202位教授,占毕业生总数的11.5%。其中在美国的“少年班教授”人数最多,达106人。目前在海外与中国(含香港)任职的比例是1.38∶1,超过50%。与9年前相比,选择“海归”的人数有所增长。
  中科大少年班学子,一向被冠以“神童”称谓,因为禀赋优异所以获得提前进大学的资格,并一路得到特殊关照。“神童”称号背后,有着鲜明的普通中国人逻辑:早一点入学,早一点成才,早一点出成果,早一点代表中国站上世界科技巅峰。
  将近2000名“神童”中涌现出了202位教授,这个数字不算低,也不算很高,如果对国内一流院校的“高科技”专业作些调查,36年的毕业生中任职教授的比例想必也相当高。因为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大学急剧扩张,社会对教授的需求极为迫切。
  就职业而论,教授主要从事的是学术研究,成为教授的人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神童”的“神通”。但教授内部还是有等级的,能站上金字塔顶尖的那一拨才真正代表了学术研究的最前沿。因此,这项调查如果还能更仔细点,对202位教授的学术成果作一全面完整的统计,让国人能够更加清晰地掂量出当年对“神童”成为人类科学研究“排头兵”的厚望实现了多少,这样可能更有说服力。
  如此说法看似态度不够积极,其实不然。人类文明史上从来既有少年成才者,也有如期成长者,还有大器晚成者,他们都留下过彪炳史册的贡献。说白了,当年国人对“神童”的厚望本来就是心浮气躁的表现:在一个百废待兴,连教育的基础都等待重建的国度,需要的不是一场狂飙突起的科研大跃进,而是扎扎实实搞好教育、科研和相关工作的整体建设。36年来,中国社会的一大进步就体现在对“神童”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有也好,没有也好,出类拔萃也好,做个普通人也好,大家多了一些平常心。说实话,如果不是这两家属于“圈中人”的机构郑重其事地发表“调查报告”,公众和舆论真没想到还有这么件事值得说道说道。
  至于报告中特意指出的202位教授中有多少在国外任教,而且目前“海归”势头正在形成等,更没有多少意思。今日国人有足够的胸怀,知道“科学没有祖国”,人类文明是一个整体,我们在欢迎外国专家来华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不会过于计较华夏儿女为什么选择在海外发展。这不仅因为今日中国社会越来越尊重个人选择,还因为我们变得越来越现实,知道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距离,有些专业的研究条件还是国外更好一点,相信个人的选择有自己的道理,不用扯上太多的“道义”或情感。以今日中国的科技实力,我们更关注整体的提升,上个世纪50年代那种“一穷二白”,一个科技领军人物“顶三个师”的状态确实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未来,我们仍然会为那些比常人早些展示天生异禀的学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不浪费大自然的创造。但肯定会把更多注意力集中于让千百万常态孩子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集中在让正常成长的学术人才更好地开展研究,取得成果。中国崛起的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人才的齐心协力,中科大少年班36年中拢共遴选出的202位教授即便全在国内,且全部成就斐然,还是不够推动这艘大船扬帆远航。多点平常心,中国的事情才能做得更好,家长们才不会对孩子揠苗助长,“神童”们也才能在宽松的环境里成长得更好,不定真给国人一个大惊喜。
  (作者系上海大学教授)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4-08/19/content_421759.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