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寄语一生感念 于漪与学生四十年师生情
于漪讲教育。
“生于海,溶于水,乏味时给人以精神,得到时并不惊喜,失去时却让人念念不忘——生活中不能没有盐,更不能没有耐人寻味的老师。我想一个人的价值,并不仅仅表现在举足轻重的决策上,更表现在默默无闻的贡献之中。”几天前,在《检察风云》杂志社工作的曹春整理抽屉,一张泛黄的请柬跃入眼帘,那上面,他30年前的字迹依旧清晰。怎能忘,1985年,我国第一个教师节上海举行“园丁与桃李”座谈会,邀请一名优秀教师带一名学生共同畅谈教育发展和自身成长,他从恩师于漪手中接到请柬后,长考整夜,在请柬背面写下这段话,回赠老师。
今天,光阴流转30年,又逢教师节,于漪老师已两鬓染霜,桃李满园。曹春也已在工作岗位上担当重担,他对记者的叙述中,满满是感念师恩的情,传承师道的心。两段寄语,多年牵念。
“我,真的有那么重要?”
“那是1985年9月7日,当时的情形有些模糊,又仿佛很清晰。”曹春说,写下那段感言,源于老师给他的寄语。那天下午,于漪老师亲手递给他两张请柬,其中一张早已写得满满:“我要的是年轻人,但是必须有本领,头脑清醒,精力饱满,还要意志善良,性格高尚。书德国大文豪歌德语赠曹春同学,寄以厚望。”
当时的曹春,已经毕业工作了十年,“寄以厚望”四个字反复看了好几遍,心头涨得满满。
对着另一张等待书写的空白请柬,他举笔更重了些,想得最多的,是“老师在我心里是怎样的”。思绪纷乱,四条“线”逐渐清晰:她是在校时间的“父母”,总忘不了1972年冬天,于老师深一脚浅一脚踩着雪来家访,看到正在看书的自己,眼睛一亮;她让学生在“读书无用论”一度盛行的年代,收获更多知识,校图书馆封闭,是于老师以“整理”为名,悄悄把钥匙交给他们七五届(1)班;她的教导“教学相长”,交给学生独特的学习方法;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校训“一身正气,为人师表”,于老师身体力行,对他影响至今。
“老师很伟大,但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影响着一代代学生,所以我想到了‘盐’这个比喻。”曹春说,上世纪七十年代生活物资匮乏,盐都是定量供应,看似日常普通,却是生命不可或缺,能给人力量和能量,老师就是那样的人。第二天一大早,当于漪老师接过那张写得密密的请柬,目光停驻了好久,终于轻声开口,像在问曹春,又像自问,“我,真的有那么重要?”
广口瓶里的咸带鱼
算算毕业离开于老师,已经40年,曹春的记忆里,除了老师的言传身教,竟然还包含两瓶油煎咸带鱼。
“于老师只当了我们一年的班主任,可是第二年全班去南汇学农,白天出工回来精疲力尽时,突然看到于老师出现在宿舍,所有人都欢呼起来。”曹春记得,当时还有几个女生,可能是学农辛苦了,一头扎进于老师怀里哭花了脸。不过那泪水很快就干了,原来,于老师知道大家艰苦,特地带来了自己做的招牌菜——油煎咸带鱼,装了满满一广口瓶。拿出来一开盖子,虽然凉了,还是很香,男生女生你一块我一块立刻分光了,都相互提醒着,“吃得省一点”。于老师就在旁边看着大家抢带鱼,摇着头直笑。
第二瓶咸带鱼,是曹春毕业后几年,他参军当上了消防兵。因为救火负伤,有一天正躺在病床上,就听到警卫室来说,“你老师来看你了”,起身一瞧,原来是于漪老师,不知从哪里知道他受伤的消息,拎着瓶咸带鱼来慰问伤员。“现在想起,那以后会把老师比作‘盐’,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那两瓶咸带鱼的心理暗示啊。”当时舌尖的滋味虽已远去,可那份温暖始终留在心头。
30年后,如何书写感言
师生情谊,从没因分别而稍减。每个年初二,曹春都会和同学相约,来到于漪老师家拜年探望。最初几年,于老师会烧上不少家常菜,人多不方便,盘子就放在书桌上,大家站着吃说说笑笑。后来同学们商量着这样太辛苦老师,各自带上一两只小菜来相聚,可于老师偏偏客气,坚持还要烧烧弄弄。这几年大家定了新规矩,上午上门,清茶一杯,坚决不再让老师辛苦了。不知为啥,好像每年的那一天,都是晴天,每次于老师给他们开门,迎进朝南的客厅,心里都是暖洋洋的。
至于登门的礼物,都挺特别,比如一只奶油蛋糕,自己新出版的画集,学生们给于老师拍几张照片……都能令她展颜。这几年曹春带着他的团队精心采编“预防职务犯罪专刊”,他就带着还有油墨书香的杂志去见老师,因为他知道,这些或许是老师最乐见的“大礼”。
“我常常想,当年把老师比作‘盐’,30年后的今天,如何书写感言。”曹春看来,或许不再是用具体的笔,写清晰的字,而是用专注的工作、精彩的生活,来表达老师在生命中留下的痕迹。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