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焦虑从何而来

12.05.2015  11:27

  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最新发布的“上海儿童发展需求调查”显示,33.9%的中小学生觉得学习压力“非常大”或“比较大”。这些压力不仅来自学校,还来自家庭: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每天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分别为50.4%、73.1%和66.5%;每天参加特长培训的分别占59.2%、43.1%和25.8%。

  高比例、高强度的课外培训蚕食着孩子原本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过早过重的压力也无益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家长当然清楚这样的利害关系,但他们为何仍一意孤行前仆后继地“飞蛾扑火”?

  在各类培训机构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在教室里上课,教室外百无聊赖的家长或是独自看手机解闷,或是三三两两交流升学信息,有的则斜靠在椅子上打起了盹。父母们忙完白天的工作,晚上还有更艰巨的“陪读”任务;双休日、节假日本该是放松休闲的时间,但现在被孩子的各种课外培训搞得支离破碎。说起这些辛苦,家长们都很无奈,比起身体能感知到的疲乏,更让他们心力交瘁的是对孩子升学前景的担忧。

  优质教育资源毕竟有限,孩子想要进入“名校”,自然需要过人一筹的砝码,而部分学校不规范的招生办法则助长了课外培训、超前教育的风气。一些家长表示“宁愿让孩子没有童年,也不能让孩子没有未来”。

  在“陪读”这件事上,家长总是被认为盲目从众、缺少理性,但事实上他们是“有冤无处伸,有苦无处诉”。因为他们在朋友圈中看到和听到的大多是:那些上过培训班的孩子过五关斩六将进了名校,而那些不补课、不培训的“原生态”孩子却被拦在了门外。在这“活生生”的事实面前,教育专家们的“晓之以理”则显得苍白无力。

  我们不能总是责怪家长不理智,呼吁家长放松心态,事实上,校长、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者都需要多一份理智,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尊重人的成长规律。

  近年来,学校教育减负举措层出不穷,力度不断升级,学生在校内的课业负担确实减轻了,但竞争压力并未随之减小,课余时间被各类辅导班、特长班填满,学生的感受是“减负比不减更累”。这样的怪相应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改革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回避现实矛盾,而要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