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排现场台上台下亲如一家 沪剧《敦煌女儿》看哭原型樊锦诗
图说:沪剧《敦煌女儿》沪剧院供图
5月22日晚,年已八旬的“敦煌女儿”樊锦诗携儿子、儿媳、孙子等家人出现在沪剧《敦煌女儿》的彩排现场,在观看时樊锦诗数度落泪。彩排结束后,樊锦诗走上舞台面对现场的演职人员足足讲了十分钟,又与“常书鸿”“彭金章”“段文杰”等的扮演者一一握手,之后还在后台与扮演樊锦诗的茅善玉交谈良久,而樊锦诗的小孙子则亲热地搂着茅善玉叫“奶奶”;另一边,樊锦诗的儿子——剧中那个“小婴儿”正在与扮演彭金章的钱思剑说着话,台下、台下的“两家人”此时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图说:樊锦诗(中)与茅善玉沪剧团供图
根据真人真事创作
上海沪剧院的新作《敦煌女儿》是根据在敦煌工作了50多年、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的著名学者樊锦诗的真人真事创作的,截取了樊锦诗从大学毕业初到敦煌的第一天起的50多年中的若干个片断,在舞台上多侧面地“还原”了作为妻子、作为母亲、作为学者的樊锦诗。樊锦诗看完彩排后表示“挺感动的”,并且赞这一版改得“有深度”,而且表现了敦煌人,而不是樊锦诗个人。戏的尾声部分,从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常书鸿开始的一代代敦煌人一一走上舞台,樊锦诗对这个结尾十分赞赏,她说自己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不是一个樊锦诗在那儿跳跳跳跳,樊锦诗一个人怎么跳得动。”“没老前辈们给我们垫底、打基础,我们也待不下去。我之所以待下来,有各种原因,没有老彭的支持,我可能坚持不了;没有前辈们的榜样,我可能也会动摇。”
图说:樊锦诗沪剧院供图
赞许同时不忘“纠错”
《敦煌女儿》曾数易其稿,而昨天的版本更完全是重新创作的一稿,可见这一题材的创作难度。对此樊锦诗也深表同感:“敦煌怎么演戏啊,我们天天趴在桌子上,要么进洞,要么在图书馆里,怎么演啊?”不过昨天的彩排还是让樊锦诗颇为满意,她说与前一版相比较,“剧的深度有了,唱得挺动听。”同时,樊锦诗也细心地为作品“纠错”,戏里提到的“小石屋”应该是小土屋,“洞是石洞,房子是土屋,不是石屋。”不过戏里描述的恶劣的生活环境倒是得到樊锦诗的确认:“确实外面刮大风,里面刮小风,外面刮沙子,里面沙子把床都铺满了。”另外,戏中有一场冲突颇为激烈的戏,也被挑“错”,“小孩是我抱走的。”而在戏里则是樊锦诗的丈夫彭金章到敦煌探亲时发现樊锦诗难以兼顾工作与孩子主动提出带孩子走。不过对戏中这样处理樊锦诗也表示理解,她还告诉大家,一直到现在敦煌人还是请不到保姆,“学者可以请来,保姆请不来,待不住。”
图说:沪剧《敦煌女儿》沪剧院供图
多方借鉴其他剧种
作为一部讲述敦煌学者故事的戏,与敦煌研究专业相关的戏份自然是不可避免的,戏中不少台词、唱词都有一定的专业性,对此樊锦诗觉得专业性的内容比较枯燥,一般观众可能不会有兴趣,也不容易被感动,但“一唱好像还是能打动人的。”不过要把专业性的唱词唱到打动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茅善玉告诉记者,这个戏里樊锦诗的唱腔都是她自己设计的,因为自己最明白每一段需要什么样的情绪,唱腔中还借鉴了京剧、越剧等的元素来丰富沪剧的音乐形象。而在念白方面更是有所突破,在学习话剧的同时,第六场的大段念白借鉴了京剧的韵白,身段上也同样借鉴了一些京剧的程式化表演样式。茅善玉表示,这是因为这部戏里的台词与沪剧常见的生活化台词不同,涉及很多专业内容以及关于莫高窟未来的思考等,“台词很有份量”,因而运用一些新的手段,舞台上人物会更有戏剧张力,更显得大气。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