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的一剂“特效药”:除了医术还有关爱[图]
刘玮与患者沟通
刘玮上门为老人看诊
>>>专题:行进中国
上海网记者刘轶琳4月6日报道:今年2月,家住上海闵行龙茗路的九旬孤寡老人王福姻,将一封发自肺腑、饱含深情的感谢信寄给了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表达对家庭医生刘玮5年来坚持送医上门的感激之情,特别是自掏腰包时常给她“送礼”更是感动不已……
中等身材,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话语不多,但字字句句都很认真……这便是信中所说的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共产党员、青年志愿者刘玮。现年39岁的他于2010年调入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一名医者,常年在医院门诊和社区家庭病床中穿梭,履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他是单位的学科带头人,先后在市级以上医学报刊发表论文20多篇,并在SCI上发表论文著作,赢得同行赞许;他更是病人眼中的良师益友,与社区高龄、孤寡、残疾老人结对,用崇德向善的行为,使医患关系和谐温暖。
随叫随到,赢得百姓交口称赞
2011年,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试点家庭医生制服务。如何敲开社区居民的家门,让居民熟悉并信任家庭医生,起初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一天,刘玮主动上门为几户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却连吃闭门羹:“什么家庭医生?我们不需要,我们看病只去大医院。”
遭遇挫折后,刘玮动起了脑筋,主动联系居委会,请求在每次居委活动的尾声腾出一些时间,给居民做个小科普,讲讲健康卫生知识。没想到,这一招果然有效,许多居民听过健康科普后,纷纷向刘玮讨名片:“刘医生,以后家里要是有人不舒服,我就打您电话了。”一传十、十传百,刘玮的名气在社区居民里渐渐打响,提供“上门服务”不再难。
刘玮想群众随想,急群众所急,哪里有救助,他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经他管理的2600多个签约居民,20多张家庭病床,都有他的电话号码。年老不便的病人只要电话一拨,随叫随到。节假日,社区开展医疗咨询服务活动,刘玮常常主动请缨,义务为居民看病、量血压。
在刘玮心中,患者永远是第一位的。“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医术,还有一味特效药,就是关爱。”刘玮对病人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他倡导“微笑疗法”,通过微笑感染患者。他解释说,如果患者笑了,说明他的病况好转,至少没有新的问题出现;如果患者见到医生愁眉不展,说明他有不适的主诉。这时,医生就要特别注意,重点关照这样的病人了。此外,对于每一位看病的患者临走时,刘玮都要有一番特别嘱咐,方肯让人离去。
“没有爱心、难成良医。”老年患者陆琴弟深有感触地说,“刘医生对病人的好不光体现在技术上,更多地体现在医德仁心上。他给患者治病很亲近,主动和病人聊天,尽可能地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有时甚至还要做患者家属的工作,配合病人早日康复。”
执医为民,视病人如亲人益友
5年前,为家住平阳三村的孤寡老人王福姻看病时,刘玮得知她的大儿子患重病不久前刚去世,老伴四年后也离开了人世,剩下的小儿子患精神疾病住院已十多年,留下她孤单一人,深陷生活困境。
从那时候开始,刘玮决定与王福姻老人建立起医患“结对”关系。数日之后,他再次上门探望,临别还给老人送上了一大堆食品。就这样,直到现在,每逢节假日,刘玮总会捎上心意去慰问王福姻。“其实,一袋大米,一壶油,谁家也不缺,就想尽己所能帮助到行动不便的老人。”
家住古龙四村,今年82岁的任炳南,患有慢性支气肿、脑梗塞、失眠等疾病。老人清楚地记得,一次他动了手术,住院期间,刘玮曾两次到医院看望他,并带去水果和营养品,还把桔子一瓣一瓣地喂到他的嘴里,让老任感动得热泪盈眶。近三年来,刘玮一直上门为他诊治、送药。
无独有偶。据了解,古龙四村的陆琴弟、古美六村的孙鸿华、平吉六村的徐燕君等10多位高龄、孤寡、残疾病患都得到过刘玮的治疗、帮助,在他们生病住院期间,收到真心的祝福和礼物。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为此,有送锦旗的,有写感谢信的,总数不下二三十件,这就是对刘玮最好的褒奖。
天天、月月、年年,始终如一,刘玮通过本职工作,凭着深厚的医学知识底蕴为患者服务,把病人视亲人,成为病人眼中的良师益友;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赞扬,开启了医患信任的心锁,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健康守门人”的真正含义。
“如果说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的话,刘玮做到了。可他,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参加其他社会公益活动,更值得称赞。”据中心党支部书记祁新花介绍,刘玮先后4次参加无偿献血;定期到就近路口当交通志愿者;经常到居委会给社区居民义务讲解健康知识;参加大型赛事志愿者服务等。空闲时,还在医疗网络论坛在线解答网友咨询。最近,他又建了一个名为“健康之路”的微信群,希望随时为病患解疑释惑。
潜心医学,发表论文20余篇
“大学取得的成绩不代表现在和未来,积极学习专研业务才是持续前进的动力。”刘玮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认为只有善于学习,才能够不断拓宽医疗思路,掌握最前沿的专业技能。
看到社区里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容颜憔悴、身心俱疲的模样,刘玮很是心疼,便利用休息日走小区、下里弄,潜心走访慢性病患者。做调查、找病因,五六本本子记满了病例,是他专注医术的最好见证。
多年来,刘玮始终保持着早读的习惯,每天早上5点,他都准时起床,认真阅读学术杂志。遇到国内外学术上的新进展、新技术,他都一字一句地抄到小本本上。还经常去到市、区图书馆借来医学书籍,抽时间阅读。晚上,爱人和孩子都睡了,他在灯下专心撰写社区老年慢性病治疗论文。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几年来,刘玮撰写的关于慢性病、健康管理等论文有20余篇,先后在《中华全科医师》《中国医药导刊》《世界中医药》等多家科技核心期刊发表,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伊朗免疫学》杂志发表论文一篇,其影响因子达1.8分。
除了写论文,刘玮还搞起了发明创造,由他研制的“内关手腕式降压仪”目前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
刘玮在自我提升的同时,时常把工作实践、技术理念传授给他人。“刘玮讲学习、重学术的精神难能可贵,他发表的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医疗防治方面的论文份量很重,值得我在工作实践中借鉴和应用。”同是全科医生的徐晓霞这样评价刘玮。
工作之余,刘玮十分爱好体育运动,马拉松长跑是他的强项,已连续八年参加上海国际马拉松比赛,并顺利跑完赛程。“人生就如同一场马拉松,我在事业上的追求也应有这样的精神。”刘玮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