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探索农业新路径 松江"农二代"收获幸福
仲夏时节,青绿蓬勃。此时,燥热的暑气还未降临。家住上海松江区泖港镇腰泾村的李春风与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推着装满饲料的料车走进猪舍。
500多头猪听见主人熟悉的脚步声,叫唤得更加欢实。这几年,李春风每天都会在早上6点之前起床。一开始,猪的嗷嗷叫声是他的起床闹铃,时间久了,即使出差在外,“生物钟”也会让他准时醒来。
李春风承包了345亩农田,还管理着占地3亩的猪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家庭农场主”。“一年可以养1500-1600多头山猪,一头猪的代养费55元,有时候可以挣到80元。”李春风乐呵呵地说。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实际上,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松江就已探索推广规模为100亩-150亩的粮食家庭农场。至2016年末,整个松江区家庭农场达966户,占全区粮田面积的95%。10年来,上海松江家庭农场发展在探索实践中已不断走向成熟。
子承父业甘做“农二代”“当农民,很体面,有前途!”
李春风打理养猪场 王初 摄
1979年出生的李春风,家里共有5口人,原先他在一家五金加工厂做工人。2007年,父亲李爱云作为松江区第一批家庭农场主承包了117亩土地,由李春风帮着打理。2011年,他家农场的承包面积扩大到200亩,并且在种粮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种粮、养猪相结合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2012年,父亲60周岁时“退休”,李春风正式接管农场的生产管理。“按照现在的时髦词儿,我算‘农二代’。”李春风说。
农场成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后,李春风和家人是农田、猪舍两头跑,“一年几乎没几天休息时间,累是累了点,但有成就感。”李春风和记者聊起家常,“家里买了车,2014年5月我又在城区买了套二室一厅的商品房。”
李春风的家庭农场 王初摄
在田地和养猪场的隔壁,便是李春风的办公室,不大的地方里,一个老式的碗橱柜很显眼,里面展示着李春风父子俩的各种结业证书和奖励证书。李春风说,他在2012年9月就通过了家庭农场中级班考试,去年又通过了家庭农场高级班考试,获得了农业部发的“家畜饲养工”证书,并拿到了拖拉机、收割机驾驶证。“我既种田,又养猪,还开各种农机。”
李春风夫妇运用机械给猪配饲料 王初摄
目前,李春风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已增加至345亩,去年全年净收入达到了近40万元。
像李春风家这么体面的收入,如今在松江的家庭农场主中相当普遍。
另类女白领回家当农民 “我要打造自己的品牌!”
驰行于夏日的乡村公路,空气里透出的都是清新的泥土气息。离泖港镇10分钟车程的石湖荡镇金胜村,土生土长的年轻女农场主沈万英经营着自己的家庭农场。在这里,沈万英完成了从都市白领到家庭农场主的人生大转变。
原本在一家公司负责车间管理工作的她,2008年决定继承父亲的“衣钵”,干起了家庭农场承包,一口气包下了115亩土地种植水稻。
忙碌的时候,沈万英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开始的:3:00起床,4:00搬机器,5:00打药水,然后一直忙到正午……一年里,3、4月份翻田、播种、做青团,忙活水稻,9月中旬早稻收割、做糯米糕、种蔬菜、销售蔬菜……和李春风一样,沈万英几乎也是全年无休的状态。
沈万英和她的葡萄园 王初摄
她也不让田地闲着。“开春翻田,播种大米,秧苗一掌高了,就开沟养野鸭,9月份收了稻米,马上种青菜,青菜到12月份陆续上市卖完,就又开始来年的播种了。”
转眼间,当了近10年农民的沈万英在这块田间地头上有了一番作为,采用一种和父亲种粮卖粮截然不同的农田经营方式,种出了优质粮,打造了自己的农产品品牌:“万英”稻鸭米、“万英”青团、“万英”糯米糕;她散养野鸭子、种小青菜、开辟葡萄园,走出了多种经营、产供销一体的家庭农场特色路。今年,她还把丈夫也拉下田,父母姐妹以及家中的亲戚都参与到她的事业中来,把承包田经营成了名副其实的家庭农场。
沈万英的家庭农场 王初摄
农田生活虽然忙碌,但并没有改变沈万英的都市气质,不下田头的时候,她总喜欢穿着10厘米的高跟鞋,打扮得光鲜亮丽。沈万英的脸上一直保持着自信的光彩,对于未来,沈万英有很大的梦想:搞亲子活动,葡萄园采摘、农家乐……最近,借助朋友圈,她还搞起了微商。
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家庭农场试点的地区,松江区涌现了一批像李春风、沈万英这样“能种地、会开机、懂经营”的家庭农场主。如今,农业成了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了体面的职业。
据松江区农委介绍,2016年,松江区家庭农场水稻平均亩产585公斤,亩均净收入973元、户均年收入达12.2万元。发展家庭农场,不仅取得了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生态改善、耕地保护的良好成效,也使以家庭农场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在松江基本成熟。
“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遵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5月8日,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的报告中,这段充满人文情怀的话,得到了市民强烈的共鸣。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一定是充满了希望的城市。走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上的松江“农二代”们,也正踏踏实实经营着那片“希望的田野”,收获着你我“看得见的幸福”。